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章 歷史推演

但是他們卻又不得不參與其中,阻止激進仙人和享樂主義仙人攪局。

帶有善念的激進仙人,不怕自己承擔責任,而是更擔心問題沒有解決會逐漸演變成更大的問題,再由更大的問題牽扯出無數難以解決的小問題。

所以他們認為,自己就算處理錯了,事後也有挽回的餘地,不應該放任事件繼續發酵。一旦事件發展到無法挽回,那就再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享樂主義仙人倒也沒有想要去害誰,而是隻想為自己找樂子。

如果說【善】是促進事件解決的行為,【惡】是阻礙事件解決的行為,那享樂主義的仙人們一定是【惡】。

他們不在乎事件解決的進度,只在乎自己在各種事件中有沒有達成自己的目的——找樂子。

這種享樂主義仙人一直到突破心五境,擁有完整的認識之後,才會意識到真正的“極樂”是什麼,然後從【惡】轉向【善】或者【不作為】。

有一些人可能就發現了,這不是道家學說的思想嗎?

莊子喪妻不就是“找樂子”的極致體現嗎?

老子的無為不就是【不作為】的終極體現嗎?

其實這裡面還是存在本質區別的,此處暫且擱下。

也有一些人會覺得,享樂主義的極致應該是王遙那樣的,追求極致感動的聖人。

,!

但這也有很大區別。

享樂首先要體會到樂趣,而樂趣必然存在自己的目標、需求、接受底線。

也就是“價值觀”。

聖人也是有價值觀的,而且他們的價值觀都存在區別,這也是聖人之間道路不同的原因。

因為聖人們的記憶不同、經歷不同,所以價值觀不同,享樂追求的目標也就不同。

但是,就如同先天神獸不存在“人生觀”一樣,王遙也不存在“價值觀”。

先天神獸不存在人生觀是因為他們沒有生的意義和目標,對他們來說死是迴歸天地大道,生反而才是離家的旅行。

先天聖人王遙也是一樣。

他沒有評判價值的依據是因為,顯化本就是他的終極目標,只要顯化在人世間,他的追求和慾望就已經滿足了。

觀察、觸控、品嚐、嗅息、聽音所有感覺都是可以令他滿足和愉快的反饋。

就連號稱無間地獄,對眾生哪怕是聖人來說都是痛苦的象徵的無色界,對王遙來說也是值得歡呼雀躍的地方。

因為就算永遠待在無色界也比歸虛沉睡要有趣得多。

王遙是【生】的象徵,他追求的便是【存在】本身,最微小的存在、甚至不存在的存在都是他所追求的事物。

因此王遙不存在所謂的價值觀,任何事物對他來說都很有價值,都能滿足他的慾望。

周易道他們也當然知曉這一點。

從每天二十四小時隨時都有可能因為種種微不可查的事物莫名感動到流淚——到可以始終保持平靜——再到區分人的親疏遠近、事的輕重緩急。

這看似毫無邏輯的“遞進關係”卻是獨屬於王遙的蛻變。

這是王遙越來越像人的轉變。

王遙早就已經可以完美地模仿出人類的行為邏輯,表現成一個在他人眼中有血有肉的人。

但他的本質,仍是那個會因為感知到呼吸、水流、灰塵的存在而感動到落淚的先天聖人。

所以享樂主義者永遠無法成為王遙。

他們只能接近、極為有限地接近那個遙不可及的【生】之歌頌者。

可悲的是,只有聖人才有資格遠觀、接近王遙這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仙人連理解這個境界的能力都沒有。

不過也確實從心三境開始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