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的是敬播寫的,而敬播以直筆聞名。“初高祖、太宗兩朝實錄,敬播等所修頗詳直”。”
“李世民看完之後說要直書玄武門,魏徵讚美他說:“陛下今遣史官正其辭,雅合至公之道”。這件事情被吳兢寫進了《貞觀政要》,當作正面典型。”
“《唐會要》記載,貞觀十七年,李世民把《高祖實錄》、《太宗實錄》“並賜皇太子及諸王各一部。京官三品以上。欲寫者亦聽”,這是大家都能看見的東西,如何造假?”
石開道:“他們會說李世民看完玄武門記載後,對房玄齡說“昔周公誅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鴆叔牙而魯國寧”,是暗示房玄齡“改史”。”
秦明道:“可“夫就大計者遺細行,周公所以絀管、蔡也”,這句話不正是武德時期,房玄齡在李世民喝了李建成的毒酒吐血後、為了讓李世民下定決心殺李建成,所發明的理論嗎?”
“李世民需要再把這個理論對“理論創始人”房玄齡說一遍嗎?”
“房玄齡首謀殺李建成,這事兒只有李世民、房玄齡、長孫無忌三個人知道,按陰謀論思維,這事最好改。”
“可房玄齡既然能“改史”,怎麼不把自己寫好點兒?為啥不把這事兒模糊一下?”
“畢竟房玄齡因為首謀太子,在後世被人譏。”
“玄武門寫的還不夠詳細?李世民親手殺兄、李世民派尉遲敬德全副武裝去逼李淵,不是全寫上了?”
“這麼詳細的內容,還是李世民改過的,那請問,沒改之前,玄武門寫成啥樣了?難道史官剛開始把李世民玄武門寫成十惡不赦,經過李世民“改史”,才改成殺兄逼父?有人信嗎?”
石開道:“反正他們就會認為李建成千古第一太子,李淵千古一帝,楊廣萬古一帝,只有李世民徒有虛名。”
“這就有意思了,萬古一帝把一個大一統王朝敗完了,千古第一太子,加上千古一帝李淵被李世民這個徒有虛名的人一鍋端了,這找誰說理去?”
“李世民這個菜貨,一不小心搞出個貞觀之治。”
“他又一不小心橫掃東突厥、西突厥、鐵勒、吐渾、高昌、焉耆、龜茲、吐播、印度、高句麗,為何李世民這麼菜呀!”
石開道:“他們會說李世民掘墓魏徵。”
秦明道:“首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魏徵的墓碑是誰寫的?那是李世民自己寫的。”
“帝親制碑文,併為書石”。”
“因此,李世民後來推倒魏徵墓碑,意思是收回自己寫的碑文。至於推倒自己寫的碑以後,魏徵後人如果願意再找人重寫別的碑文,完全可以去找,李世民並未禁止。”
“那麼李世民為什麼這麼做呢?”
“因為魏徵魏徵秘密推薦杜正倫和侯君集,結果呢,這兩個人都捲入了太子李承乾的謀反。”
“其次魏徵把一些資料給了褚遂良,什麼資料呢?“前後諫諍言辭往復”,這在唐朝是一種犯罪行為,屬於“漏洩禁中語”。”
“李世民對魏徵的懲罰屬於什麼性質?一是推到了他自己寫的碑,二是悔婚。”
“魏徵犯錯沒有?犯了!而且這錯還是個大錯,換個皇帝,意圖謀反這個大罪已經扣到魏徵和整個魏家頭上了。”
“其二,犯錯該不該罰?該罰!那怎麼罰?走程式,按唐律定罪?那是大罪,魏家討不到好。”
“但是李世民沒有罰魏家人,魏徵的爵位“鄭國公”,由魏徵的長子魏叔玉妥妥的繼承了。魏徵的四個兒子,有三個官品都很高,魏叔玉官至光祿少卿;魏叔瑜官至潞州刺史,魏叔璘官至禮部侍郎。發展的都挺好的。”
“最後,即便是那個被推倒的碑,後來李世民又下令重新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