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爾汗國是由亞洲遊牧部落柔然人遷往歐洲建立的國家。791年,查理曼被阿瓦爾人支援巴伐利亞起義的行為激怒,親自率軍擊敗了阿瓦爾人的首領查闞,自恩斯河轉戰至拉布河。796年,由義大利丕平率領的法蘭克軍隊攻陷了阿瓦爾人號稱堅不可摧的用土木柵圍成的環形壁壘,奪取了阿瓦爾人長期掠來的大批財富。經過西面法蘭克軍隊與東面保加爾汗國的不斷打擊,阿瓦爾汗國逐漸解體。799年至803年間,阿瓦爾人曾發起反抗法蘭克人統治的起義,但最終以失敗告終。查理曼在這一地區建立了潘諾尼亞馬克(“馬克”意為“邊區”),以加強控制。
透過這些軍事行動,查理曼的勢力擴充套件到了北至波羅的海,南達亞得里亞海,東抵多瑙河平原的廣大地區。基督教的影響力也在這些地區得到了廣泛傳播。
四、伊比利亞戰爭
查理曼不僅在歐洲中部和東部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征服,還努力確保他的南部邊疆的安全。777年,查理曼率軍越過比利牛斯山,進攻伊比利亞半島上信奉伊斯蘭教的科爾多瓦哈里發國,目標是直逼薩拉戈薩城下。然而,儘管查理曼的軍隊在初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最終未能攻克薩拉戈薩。由於薩克森人再次起事,查理曼不得不決定退兵回國。
778年8月15日,查理曼在撤退途中遭遇了一場災難。巴斯克人在比利牛斯山的龍塞斯瓦耶斯隘口設下伏擊,襲擊了法蘭克人的後衛部隊。查理曼的侄子(或外甥)羅蘭在這場戰鬥中英勇奮戰,直至陣亡。這一事件後來被編成了著名的史詩《羅蘭之歌》,成為中世紀文學的經典之作,講述了羅蘭的英雄事蹟和忠誠精神。
儘管在龍塞斯瓦耶斯隘口遭受了重大損失,查理曼並未放棄對伊比利亞半島的征服。793年,他再次出征,這一次的目標是巴斯克人和科爾多瓦埃米爾希沙木一世。查理曼的軍隊取得了顯著的勝利,將摩爾人趕到了埃布羅河以南。為了鞏固邊疆,查理曼於795年在征服地區建立了西班牙馬克(arca hispanica),這是一個重要的邊防區,用於抵禦穆斯林的侵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801年,經過長期的圍困,法蘭克人終於佔領了巴塞羅那,並將其作為西班牙邊防區的首府。巴塞羅那的佔領不僅鞏固了查理曼在伊比利亞半島的統治,還為法蘭克帝國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戰略據點,有助於控制整個地區。
除了陸地上的征服,查理曼還加強了海上力量。他的艦隊在地中海打敗了摩爾人,佔領了科西嘉島和撒丁島,進一步擴大了法蘭克帝國的影響力。在大西洋沿岸,查理曼為了制服布列塔尼半島上的布列塔尼人,分別在786年和799年兩次發起遠征,最終兼併了該半島的部分土地。此外,他還控制了弗裡西亞,併成功抗擊了諾曼人的侵襲,保護了帝國的北部邊境。
查理曼的軍事 徵 服 和政治手腕使他成為中世紀歐洲最偉大的統治者之一。在他的四十五年統治期間,法蘭克人進行了五十四次出征,成功地使西歐大部分地區都歸屬於他的統一領導之下。查理曼的帝國實際上包括了今天的大部分法國、德國、瑞士、奧地利和低地地區,以及義大利的一部分和許多邊界地區。自從羅馬帝國衰亡以來,歐洲還沒有這麼廣闊的領土被一個國家控制過。
查理曼的這些軍事勝利不僅擴大了法蘭克王國的疆域,還加強了中央集權,為後來查理曼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的統治不僅在軍事上取得了輝煌成就,還在行政、司法、軍事制度及經濟生產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極大地推動了歐洲文明的發展。
五、加冕為帝
查理曼的加冕為帝是中世紀歐洲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標誌著法蘭克王國正式成為查理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