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地位,也進一步鞏固了他在政權中的核心地位。
在太平天國的日常運作中,所有的決策和命令都出自楊秀清之手。無論是軍事上的獎懲升降,還是文官的任免,都由他來決定,洪秀全僅負責最後的批准。所有奏章必須經過楊秀清的審查並加蓋印章後才能呈交給洪秀全,即使是北王韋昌輝也不能繞過這一程式直接上奏。楊秀清還享有“立而不跪”的特權,在覲見洪秀全時無需下跪,這在等級森嚴的太平天國體制中顯得尤為不同尋常。
立足天京之後,楊秀清開始部署北伐與西征。太平軍雖然在數量上遠不及清軍,但他仍然決定將有限的兵力分成三部分,既要防守天京,又要進行北伐與西征。北伐軍由林鳳祥和李開芳率領,人數僅有兩萬,儘管一度推進到了天津府靜海縣,但由於缺乏支援,最終在飢餓和寒冷中被迫撤退,並在阜城被圍困。楊秀清派出的救援部隊也未能成功,最終導致北伐軍全軍覆沒。這一戰略決策被後世評價為太平天國的重大失誤之一。
相比之下,西征軍的情況要好得多。雖然初期因為兵力不足而難以攻克南昌,但楊秀清及時調整策略,命令撤圍九江,增兵西進。太平軍在1854年春季第二次佔領武昌,並進一步攻入湖南。然而,曾國藩率領的湘軍在湘潭、城陵磯等地接連擊敗太平軍,形勢再度緊張。楊秀清隨即命令秦日綱和韋俊等守衛田家鎮,並在湘軍水師攻破田家鎮江面防線後,派翼王石達開督師湖口,集中兵力與湘軍決戰。最終,太平軍在1854年冬季大破湘軍水師,解除了九江之圍,並在次年春季第三次攻克武昌,取得了西征的勝利。
面對清軍在孝陵衛組建的江南大營和在揚州組建的江北大營對天京的威脅,楊秀清在1856年春天指揮了擊破清軍兩大營的戰役。他首先派遣秦日綱率領精銳部隊東援鎮江,打破了清軍的包圍。接著,太平軍分道渡江,東西夾擊江北大營,摧毀了清軍的營壘一百二十餘座。隨後,全軍南渡,攻克高資,擊斃江蘇巡撫吉爾杭阿,並攻破九華山清營。楊秀清命令各部必須按時進攻,違者斬首。與此同時,石達開率領的援軍也趕到天京,從西路進攻。太平軍內外夾擊,最終迫使清軍江南大營全線崩潰,清將向榮逃往丹陽,不久後病逝。此次戰役徹底解除了天京的外部威脅。然而,正當楊秀清計劃進一步調動石達開和韋昌輝等人進攻江北,進軍蘇杭之時,不幸發生了“天京事變”。
,!
五、死於內訌
隨著太平天國勢力的壯大,楊秀清的權力也隨之膨脹。他不僅在軍事上屢建奇功,在政治上也逐漸掌握了實權,成為太平天國的實際掌權者。然而,楊秀清的野心也隨之增長,他經常假託“天父”下凡,凌駕於天王洪秀全和其他官員之上,任意羞辱和處罰他人,包括處死天官正丞相曾水源、東府吏部尚書李壽春、僕射黃仕珍等人,將燕王秦日綱等多人罰為奴,杖責北王韋昌輝,並將洪秀全之兄洪仁達關入東牢。
楊秀清的專橫行為讓洪秀全感到極大的壓力,同時也引起了其他高層將領的不滿,特別是北王韋昌輝,他對楊秀清的專權深惡痛絕。1856年夏天,隨著太平軍擊破了江南、江北大營,清軍向榮敗死,楊秀清認為時機成熟,決定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權威。同年七月初九(陰曆七月十五日,1856年8月15日),楊秀清再次假託“天父”下凡,召洪秀全來東王府,並強迫洪秀全承認他應該被稱為“萬歲”,而不是“九千歲”。洪秀全被迫同意這一稱呼,並宣佈“今後遵天父聖旨,東王稱萬歲,東世子也稱萬歲”,計劃在楊秀清生日當天舉行稱萬歲的典禮。
不久之後,佐天侯陳承鎔向洪秀全告密,稱楊秀清意圖弒殺洪秀全而奪其位。洪秀全得知這一訊息後,立刻密召正在前線作戰的韋昌輝回京誅殺楊秀清。韋昌輝接受了這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