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世出身
胡以晃出生於廣西平南羅文村,其家族原籍江西臨江府,遷徙至廣西后成為了當地罕見的鉅富。胡家世代為官且富有,而到了胡以晃的父親胡琛這一代,更是透過極其嚴苛甚至可以說是狠毒的剝削手段積累了大量財富。據記載,胡琛擁有四千八百石糧食的地租收入,並在平南、藤縣乃至金秀瑤山等地區擁有廣袤的土地和山場。胡琛不僅是一個地主,還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人,他建造了幾座豪華的住宅,這些房屋雖然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不再完整保留下來,但其中一些精緻的建築細節至今仍然可見。
胡以晃是家中次子,上面有一個哥哥名叫胡以昭,下面則有一個弟弟叫胡以暘。當胡以晃還不到十歲的時候,父親胡琛去世了,留下了一筆龐大的遺產給三個兒子共同繼承。隨著兄弟們逐漸長大成人,他們開始追求奢華的生活方式,相互之間也出現了攀比的現象,這導致原本富裕的家庭開始出現經濟上的問題。最終,因為家庭內部的意見不合,三兄弟決定分家各自生活。
胡以晃在27歲時離開了羅文村的老宅,搬到了大同裡的山人村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居所。儘管新家的位置更加偏僻,而且房屋規模遠不及昔日輝煌時期那樣宏大(只是一座簡單的小屋),但這對於渴望獨立生活的胡以晃來說已經足夠了。此時的他已經放棄了對傳統儒家學問的學習,轉而專注於武術訓練,併成功獲得了武秀才的身份。然而,在參加省城舉行的更高層次的武舉考試時,由於在最後一項射箭測試中不慎用力過猛導致弓斷手傷,遺憾未能上榜。
更令人沮喪的是,胡家與當地另一大家族——卓家之間存在著長期的恩怨。原來,胡琛生前曾與卓家結下樑子,這份仇恨延續到了下一代身上。每當有機會時,卓家人總會藉機嘲笑或羞辱胡以晃。有一次,當胡以晃騎馬經過卓家門口時被要求下馬,但他拒絕服從。結果,一群卓家人將他強行拉下馬來,不僅將其推入牛圈內侮辱性地用枷鎖固定住頸部,還殘忍地剃去了他半邊頭髮,並施以暴力毆打。這次經歷無疑深深地傷害了胡以晃的心靈,激發了他對卓家強烈的復仇慾望。
二、結識秀全
胡以晃與洪秀全的結識發生在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秋冬之際,當時胡以晃加入了由洪秀全等人領導的拜上帝會。這一宗教團體旨在透過融合基督教教義與中國傳統文化來推動社會變革,並逐漸發展成為後來震驚清朝統治的太平天國運動的核心力量。
據記載,在加入拜上帝會不久後的十月十五日,蕭朝貴假借“天兄”耶穌下凡的方式向胡以晃傳達了一條重要資訊:要求他認洪秀全為真正的“真命天子”,並強調認識馮雲山、楊秀清等人的重要性,號召大家共同為實現“頂天報國”的理想而努力。面對這樣的召喚,胡以晃表達了自己願意跟隨的決心。隨後,在十一月十六日那天,蕭朝貴親自帶領胡以晃前往會見洪秀全,期間再次透過所謂的“天兄”口吻賜予胡以晃盔甲,並告誡他要謹言慎行。
進入道光三十年(1850年),隨著起義籌備工作的加緊進行,到了正月初四日,胡以晃主動提出變賣自家田產以為起義籌集資金。對此提議,蕭朝貴再次扮演了“天兄”的角色,對胡以晃表示了讚賞,同時提醒他必須保持行動的秘密性。胡以晃堅定地回應稱已經理解了其中的重要性。當二月初五日,胡以晃完成了財產變現後,便與張維坤、譚應桂二人一同前往平在山將所得款項獻給洪秀全。在這次見面中,蕭朝貴繼續以其特有的方式詢問三人是否真的帶來了財物支援起義事業,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後,進一步鼓勵他們繼續動員更多人參與進來,並且強調了遵守命令、保持低調行事的原則。
這段歷史不僅展示了胡以晃如何從一個富有的地主轉變為太平天國的重要支持者之一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