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上設定柵欄,切斷倭寇的海上退路,然後以戚家軍為主力中軍,俞大猷、劉顯的部隊分列左右兩翼,形成合圍之勢。四月,決戰在即,譚綸指揮有方,各部配合默契,最終在平海衛一役大獲全勝,斬敵數千,解救民眾數千人,重挫倭寇銳氣,光復失地。這場勝利極大振奮了民心士氣,為後續的抗倭鬥爭奠定了堅實基礎。
譚綸不僅在戰場上運籌帷幄,戰後亦不忘民生與重建。他鑑於福建部分地區因戰亂而殘破,奏請朝廷減免賦稅,給予民眾休養生息的機會,並沿用舊制,設立水寨,加強海防,同時推薦戚繼光為總兵官,鞏固戰果。這一系列舉措,顯示了譚綸在軍事之外的治理才能,為福建的恢復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和平並未長久。同年十一月,倭寇再度圍攻仙遊,譚綸再次排程有方,命令戚繼光領兵救援,採用各個擊破的戰術,徹底消滅了倭寇。至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在譚綸的統籌下,戚繼光等繼續取得王倉坪、蔡丕嶺之戰的勝利,倭寇勢力在福建乃至廣東被基本肅清。
隨著倭患的平定,譚綸終於得以向朝廷申請歸家完成喪期,朝廷感念其功勳,批准了他的請求。譚綸的二次出山,不僅成功扭轉了福建的抗倭局勢,更以其卓越的軍事領導力和深邃的治理智慧,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歷史遺產。
四、歷撫三地
譚綸的軍事與政治才能不僅僅侷限於東南沿海的抗倭鬥爭,他的足跡與功績遍佈了大明帝國的多個角落。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在成功平息福建倭患之後,譚綸被任命為陝西巡撫,準備前往西北邊陲,繼續施展其治國理政的才能。然而,命運似乎有意考驗這位久經沙場的將領,四川大足縣突發民變,起義軍攻佔了七座城鎮,局勢危急。為此,朝廷臨時調整,改授譚綸為四川巡撫,意在憑藉其豐富的平亂經驗迅速穩定四川局勢。幸運的是,起義在譚綸尚未赴任前就被地方力量撲滅,但他並未因此閒下來,而是立即投入到解決雲南邊境問題中,成功平定了叛亂首領鳳繼祖,顯示了其在處理邊疆事務上的高效與果斷。
次年,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譚綸的才能再次受到朝廷的重視,被晉升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同時被賦予總督兩廣軍務的重任,併兼任廣西巡撫。在兩廣地區,譚綸面對的是更為複雜的政治與軍事環境,既有土司勢力的割據,又有頻繁的民族衝突和海盜侵擾。譚綸一到任,便迅速展開行動,採取恩威並施的策略,成功招撫了岑崗“賊”江月照等勢力,有力地維護了兩廣地區的社會穩定和邊疆安全,進一步彰顯了其作為軍事將領和政治家的高超手腕。
譚綸的仕途經歷,是一段跨越地域、不斷應對新挑戰的歷程。從東南沿海到西北邊疆,再到西南邊陲,他始終是朝廷倚重的棟樑之才。儘管譚綸任職時間往往不滿一年便因國家需要而頻繁調動,但無論是在平定倭寇,還是在鎮壓叛亂,乃至處理邊疆事務上,他都能迅速適應,有效解決問題,展現了極高的適應性和執行力。尤其是在東南沿海抗倭告一段落後,北方邊關的防禦問題又日益凸顯,譚綸的軍事才能和豐富經驗,無疑成為了國家最寶貴的財富,預示著他將在接下來的歲月中,繼續為國家的安全與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五、總督薊遼
隆慶元年(1567年),譚綸面對國家北部邊疆的安全挑戰,再次被委以重任。儘管他曾上疏請求辭職,但明穆宗深知其才,不予批准。同年八月,朝廷內部鑑於譚綸、俞大猷與戚繼光在平倭中的卓越表現,提議召回他們訓練京師兵馬,最終穆宗決定調譚綸回兵部,負責軍事要務。
次年三月,譚綸被晉升為兵部左侍郎,兼任右僉都御史,總督薊、遼、保定軍務,並管理糧餉。面對邊防兵力不足、裝備老化、士氣低落等問題,譚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