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1章 萬曆帝:盛世與衰敗的雙面君王

排擠高拱。

張居正表面上是高拱的盟友,實際上卻在策劃高拱的下臺。張居正利用萬曆皇帝對高拱“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言論的誤解,加劇了皇帝對高拱專權的疑慮,最終在隆慶六年(1572年)六月,高拱被免職,張居正接替他成為內閣首輔。高拱的離去對朝堂造成了巨大沖擊,高儀隨後也因憂憤而亡,留下張居正一人獨攬大權。

這次政治動盪對萬曆皇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讓他意識到了皇權的重要性。年輕的萬曆皇帝並未因此消沉,反而堅定了自己掌握朝政的決心,他秉持“用人唯我”的原則,牢牢控制著朝廷的人事任免,展現出“少年天子”的魄力。在張居正的輔佐下,萬曆皇帝在位前十年勵精圖治,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考成法的實施、一條鞭法的推廣,以及加強邊防等,使得明朝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活力,開創了所謂的“萬曆中興”。

四、太嶽輔政

張居正出任內閣首輔後,朱翊鈞將朝廷大權幾乎全數託付給了他,同時將內廷事務交由馮保處理,形成了“外有張居正,內有馮保”的格局。朱翊鈞對張居正的尊重與信任,表現在日常言辭中,他總是以“元輔張先生”或“張先生”相稱,這種尊稱在古代中國極為罕見,顯示出他對張居正的極高評價。1572年六月,即張居正就任不久,朱翊鈞便在平臺單獨召見張居正,這在明穆宗在位期間從未發生過,此舉極大地提升了張居正的政治地位,同時也向朝臣們展示了朱翊鈞決心治理國家的態度。

在朱翊鈞的支援下,張居正展開了全方位的改革,首先在政治層面,推行了“考成法”。這是一種旨在整頓官僚系統,提高行政效率的制度,要求官員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實行層層監督,確保責任到人。張居正透過考成法,有效地減少了官僚主義和文牘主義,使政府運作更加高效,增強了皇權的權威。朱翊鈞雖然年幼,對祖制並不十分了解,但對張居正的信任讓他在改革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經濟領域,張居正推動了兩項重要改革:一是全國範圍內的土地清丈,二是“一條鞭法”的推廣。1578年,福建行省率先開始土地清丈的試點,兩年後,這一工作在福建宣告完成。隨後,朱翊鈞與張居正決定將清丈推廣至全國,戶部為此制定了詳細的實施規定,到1582年底,全國的土地清丈基本完成,新增田地一百四十餘萬頃。同時,“一條鞭法”作為一種簡化賦稅徵收方式的改革,也在1581年全面推廣,極大地減輕了農民負擔,增加了政府收入,標誌著張居正改革的重大勝利。

萬曆朝的前十年,朱翊鈞與張居正的合作,使明朝政治面貌煥然一新,經濟狀況明顯改善,為明朝中期的繁榮奠定了基礎。然而,1582年張居正病逝,朱翊鈞開始親政,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在親政後,朱翊鈞主持了“萬曆三大徵”,即寧夏之役、朝鮮之役和播州之役,這些軍事行動雖然鞏固了邊疆安全,但耗資巨大。不過,據記載,這些軍費是由內帑和太倉庫銀足額撥發,即便在三大徵結束後,國庫仍有剩餘,顯示出改革時期的經濟成果為國家提供了堅實的財政基礎。

五、怠政黨爭

萬曆十四年(1586年)開始,朱翊鈞的生活方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他沉迷於酒色,健康狀況隨之每況愈下。這種變化反映在他執政的中後期,幾乎完全停止了上朝,處理政事轉而依賴於諭旨,而非傳統的召對形式。特別是“萬曆三大徵”之後,朱翊鈞對於日常政務的興趣明顯減弱,甚至被禮部主事盧洪春指責日夜沉溺於飲酒作樂。

這一時期,明朝的官僚體系陷入了嚴重的黨爭之中,東林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等眾多派系相互傾軋,爭鬥不斷。而國本之爭,即圍繞立皇太子的爭議,更是激化了宮廷與朝臣間的矛盾。朱翊鈞偏愛鄭貴妃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