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得寵眷
李如松的早期仕途,可以說是伴隨著父親李成梁的輝煌戰績和自身卓越的軍事才能而展開的。自小隨父征戰,李如松在實踐中磨鍊出了過硬的軍事素質,加之名士徐渭的兵法指導,使得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深諳用兵之道。萬曆三年(1575年),他因承父蔭而被授予都指揮同知的職位,開始了正式的軍旅生涯,此後不斷晉升,至萬曆十一年(1583年),年僅三十五歲的李如松便已榮升山西總兵官,這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年輕總兵官任命。
然而,李如松的快速晉升也引起了朝廷內外的議論。給事中黃道瞻擔憂李氏父子權力過重,建議明神宗採取措施分散其權勢。大學士申時行也提出應當對李如松加以保全,避免過度集權可能帶來的風險。對此,神宗皇帝並未削減李如松的職務,而是將其調入京城任職,一方面可以減少外界對其家族勢力的疑慮,另一方面也是對李如松的一種保護。
在京城任職期間,李如松擔任神機營右副將,以及京城內外巡捕的提督,顯示了皇帝對他的信任與倚重。不過,李如松的性格頗為剛直,甚至有些傲慢。在出任宣府總兵官時,他無視傳統禮制,與宣府巡撫許守謙平起平坐,引發了官員間的衝突。此事被巡按御史王之棟彈劾,稱其“驕橫”。雖然神宗皇帝對李如松的處罰僅限於扣減俸祿,但這一事件反映了李如松性格中不容忽視的一面,也預示了其日後可能面臨的挑戰。
即便如此,神宗皇帝對李如松的寵愛並未減弱。面對科道官的連續彈劾,神宗始終堅定地站在李如松一邊,甚至將其召回京城,任中軍都督府僉書,繼續給予重任。這一系列的舉措,無疑體現了皇帝對李如松個人能力的高度認可,以及對李家在邊防中作用的重視。
二、揚名西北
萬曆二十年(1592年),寧夏鎮原副總兵哱拜(韃靼人,東蒙古族)父子勾結蒙古河套部落,悍然發動叛亂,迅速攻陷中衛、廣武、玉泉營、靈州等地,引發“全陝震動”。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明朝政府迅速調集兵力,然而初期平叛進展緩慢,叛軍氣焰愈發囂張。
關鍵時刻,御史梅國楨力薦名將李如松,李如松臨危受命,被任命為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統率遼東、宣府、大同、山西等精銳部隊及浙兵、苗兵,組成龐大的平叛大軍。四月,李如松接掌帥印,迅速整合各方兵力,制定周密作戰計劃。
六月,李如松親率大軍抵達寧夏,迅速穩定戰局。七月,他命副將麻貴率部出擊,成功擊敗蒙古河套部落,並一路追擊至賀蘭山,徹底剪除叛軍的外援。與此同時,各路援軍在寧夏城下形成合圍之勢,將叛軍困於孤城之中。
面對堅固的寧夏城防,李如松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他仔細觀察地形,決定採取水攻之策,下令決開黃河,引滔滔黃河水灌入城中。城內叛軍頓時陷入困境,彈盡糧絕,軍心渙散,鬥志全無。加之內部火拼,叛軍勢力迅速瓦解。
九月十六日,寧夏城防在黃河水的浸泡下終於崩塌,李如松抓住時機,下令全面攻城。明軍如潮水般湧入城內,叛軍首領哱拜在絕望中殺死兩名屬下後向李如松投降。然而,李如松為徹底根除叛亂,最終決定盡滅哱拜族,寧夏叛亂至此徹底平息。
三、轉戰朝鮮
在16世紀末,隨著豐臣秀吉完成對日本列島的統一,其野心轉向了外部,制定了一個野心勃勃的軍事擴張計劃,目標直指朝鮮半島乃至整個東亞地區。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指揮下的龐大軍隊,共計15萬之眾,跨越對馬海峽,對朝鮮半島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日本軍隊的突然襲擊和高效的作戰能力,使得朝鮮半島上的防禦體系幾乎瞬間崩潰。朝鮮的李氏王朝,長期處於內部紛爭和武備鬆弛的狀態,面對來勢洶洶的日軍,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