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揭竿而起
崇禎元年(1628年),正值明末社會動盪不安之時,朝政腐敗,自然災害頻發,尤其是連續多年的饑荒使得民間哀鴻遍野。面對這樣的困境,農民們開始尋求生存之道,紛紛發出“與其坐而飢死,何不盜而死”的呼聲,起義的種子開始在各地萌芽。
高迎祥,這位出生於陝西安塞(今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的人,原本以販馬為業,在當地頗有名氣。他不僅精通騎射,而且臂力過人,這讓他在戰場上能夠身先士卒,鼓舞士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高迎祥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揭竿而起的道路。
1628年,高迎祥在自己的家鄉安塞率先舉起了反抗的大旗,率眾起義。起初,他的部隊規模並不大,但憑藉著個人的魅力和出色的軍事才能,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同樣渴望改變命運的農民加入。高迎祥的部隊逐漸壯大,他們開始在延慶府一帶活動,對周邊的官府構成了威脅。
高迎祥在戰鬥中穿著白袍白巾,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標誌,也象徵著他的部隊與眾不同的精神風貌。他親自帶領部隊衝鋒陷陣,每一次戰鬥都身先士卒,這種勇敢無畏的精神極大地鼓舞了士兵們的鬥志。在高迎祥的帶領下,起義軍不斷地擴大影響範圍,他們以靈活的戰術和高昂計程車氣,在多次戰鬥中取得了勝利。
二、乘勝追擊
崇禎三年(1630年)十一月,高迎祥與王嘉胤、王自用的部隊會合,共同東渡黃河進入山西。不久之後,王嘉胤在崇禎四年(1631年)六月遇害,這一事件促使陝晉地區的各路義軍結成了三十六營,高迎祥成為了其中一位領袖,並被尊稱為“闖王”。此時,李自成和他的侄子李過、張獻忠等人的部隊也加入了進來,使得義軍人數迅速膨脹到了二十萬人。他們分道揚鑣,先後攻克了寧鄉、石樓、稷山、聞喜、河澗等多個州縣。
崇禎五年(1632年),高迎祥與馬光玉、張獻忠、李自成等人聯合攻打蒲州、大寧、陽城等地。同年八月,他們又成功攻克了大寧、隰州、澤州、壽陽等地,整個山西地區為之震動。明廷為此撤換了巡撫宋統殷,並派遣了大量軍隊前來鎮壓。面對明軍的重兵包圍,高迎祥率領部隊採取了靈活的戰術,先是放棄了澤州和壽陽,隨後率部南渡太行山,攻下了濟源、清化、修武等地,包圍了懷慶,並潛入西山,直逼順德、真定,甚至逼近了京城,引起了京城內的恐慌。然而,高迎祥的部隊在與明將盧象升的交戰中受到了阻擊,不得不回師太行山區。
崇禎六年(1633年)正月,高迎祥等人攻破了房縣和保康,進入四川。二月時,他們攻佔了夔州和大寧,但在這裡遭到了四川石砫宣撫使秦良玉的抵抗。於是,高迎祥將部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繼續在湖廣地區作戰,而他自己則率領主力部隊突破敵軍防線,進入了陝西南部。六月,王自用在河南濟源病逝,高迎祥則率軍奇襲太行山脈,沿摩天嶺西下抵達武安,擊潰了明總兵左良玉的部隊,並乘勝奪取了懷慶、彰德兩府,進而進攻衛輝。
崇禎七年(1634年),明廷任命陳奇瑜為兵部侍郎,負責總督山陝、河南、湖廣、四川的軍務,企圖四面包圍夾擊義軍。高迎祥和李自成的部隊不慎陷入了興安的車廂峽。由於連續兩個月的大雨,部隊損失慘重。在危急時刻,高迎祥採納了部將顧君恩的建議,決定假降以迷惑敵人。隨後,他們率部從漢中渡過了棧道,進入了寶雞,突然出現在關中地區。此時,明廷正準備慶祝徹底消滅義軍的訊息,得知義軍成功突圍後,朝中大臣紛紛上奏指責陳奇瑜,結果陳奇瑜被削職並流放到邊疆,由洪承疇接替其職位。
崇禎八年(1635年)一月,高迎祥召集各路義軍首領在滎陽舉行大會,共同商討應對明軍的戰略。會上採納了李自成提出的分兵作戰策略,決定分路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