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
鰲拜倒臺後,康熙帝迅速清理了鰲拜的餘黨,並對鰲拜執政時期的錯誤進行了糾正。他為被鰲拜矯旨處死的蘇克薩哈等人平反昭雪,並鼓勵官員上書言事,提出了許多改革措施來改善國家治理。康熙帝還廢止了一些弊政,比如禁止繼續圈地,以減少民眾的負擔。透過這一系列行動,康熙帝不僅成功地奪回了朝廷大權,也為自己樹立了良好的威望,開啟了真正親政的新階段。
三、削平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請求退休返回遼東,並希望其子尚之信繼續鎮守廣東,這一請求引發了關於是否應該撤藩的激烈討論。康熙帝最終決定撤藩,認為藩鎮長期掌握重兵,已經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對國家不利。同年七月,吳三桂假裝請求撤藩以試探朝廷的態度,康熙帝批准了他的請求。十一月,吳三桂在雲南起兵反叛,殺害了雲南巡撫朱國治,並迅速佔領了多個戰略要地,包括常德、長沙、嶽州、澧州、衡州等地。吳三桂還派遣使者四處散佈檄文,試圖號召更多的人加入叛亂。很快,廣西將軍孫延齡、四川巡撫羅森等地方大員也紛紛響應,福建的耿精忠也隨之反叛。短短几個月內,滇、黔、湘、桂、閩、川六省落入叛軍之手,局勢危急。
,!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康熙帝果斷採取了策略應對。他決定堅決打擊吳三桂,不允許任何妥協,同時對其他叛變者採取招撫政策,以分化敵軍力量,孤立吳三桂。根據這個方針,康熙帝將湖南作為軍事進攻的重點,派遣勒爾錦等將領率領大軍駐紮在荊州、武昌等地,正面抵擋吳三桂,並向湖南發起進攻。同時,安親王嶽樂從江西出發前往長沙,與荊州、武昌的清軍形成夾擊之勢。此外,康熙帝還大膽啟用漢將和漢兵參與戰鬥。
到了康熙十五年(1676年),陝西的王輔臣和福建的耿精忠在清軍的持續壓力下先後投降。緊接著,廣東的尚之信也在次年(1677年)歸降。隨著這些省份的平定,吳三桂的力量被大大削弱,僅剩湖南一隅之地。清軍已經從江西方向圍困長沙,吳三桂的失敗已成定局。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吳三桂在衡州自稱大周皇帝,但很快因憂憤成疾,在同年八月病逝。吳三桂死後,其部將擁立其孫吳世璠繼位,並退守雲南和貴州。此後,清軍逐步收復湖南、廣西和四川等地。最終,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季,清軍攻克昆明,吳世璠自殺,三藩之亂得以平定。
四、統一臺灣
平定三藩之亂後,將臺灣納入清朝版圖成為了康熙帝的重要目標之一。早在三藩之亂期間,鄭經曾試圖與耿精忠聯手,派遣軍隊在福建沿海地區登陸,但隨著耿精忠很快歸順清朝,鄭經失去了盟友的支援,被迫退回臺灣。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軍收復了鄭氏政權所堅守的金門和廈門,這標誌著鄭氏政權在大陸上的立足之地徹底喪失。
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去世後,臺灣內部發生了政變,年僅十二歲的鄭克塽繼承了延平王位,實權卻落入了鄭克塽的岳父馮錫範和將領劉國軒手中。鄭氏政權內部的動盪為清朝提供了統一臺灣的良機。此時,福建總督姚啟聖認為應當抓住時機,向康熙帝推薦了施琅作為進攻臺灣的最佳人選。
然而,對於徵臺滅鄭,朝廷內部存在分歧。一些大臣擔心剛剛平息三藩之亂後的清朝不宜再開戰端,而一些福建的地方官員則特別反對武力統一臺灣,他們認為海洋作戰風險太大。但是,以內閣大學士李光地、福建總督姚啟聖、巡撫吳興祚為代表的主戰派則力主趁機攻取臺灣,以免後患無窮。他們認為施琅是合適的人選,因為他與鄭氏有世仇,熟悉海上作戰,並且具有出色的軍事才能。
經過深思熟慮,康熙帝採納了主戰派的意見,任命施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