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促進了地方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而在擔任正紅旗蒙古都統時,他則需要管理一支由蒙古族組成的精銳部隊,這對於維護北部邊疆的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隨後,慶桂又被任命為刑部尚書,並協助大學士處理政務,再次回到軍機處工作。刑部作為負責司法審判的重要部門,對於維護法律秩序和社會公正至關重要。慶桂在此期間的工作,不僅幫助解決了許多棘手的案件,還進一步完善了當時的法律體系。
此外,慶桂還被授予了內大臣的頭銜,負責監督《高宗實錄》的編纂工作。這項任務不僅要求他具備深厚的學問,還考驗了他的組織協調能力。《高宗實錄》是記錄乾隆帝統治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慶桂在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確保了史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在完成了裕陵奉安典禮後,慶桂的聲望達到了頂峰,他被晉升為太子太傅,並管理著吏部、理藩院及戶部三庫事務。這些職務不僅體現了他在行政管理上的能力,也表明了他在教育和財政方面的重要作用。太子太傅一職,更是彰顯了他在培養皇儲方面的重要地位。
到了嘉慶七年(1802年),慶桂因在平定三省教匪中的出色表現,再次受到了朝廷的嘉獎。他被授予騎都尉世職,並獲賜雙眼花翎作為獎勵。
六、晚年榮耀,終成一代名臣
隨著歲月的流逝,慶桂雖然身體狀況逐漸下滑,但他在政壇上的影響力並未因此而減弱。即便是在晚年,他依然活躍在國家的政治舞臺上,為清朝的繁榮穩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到了嘉慶十六年(1811年),由於腿疾困擾,慶桂無法跟隨皇帝前往熱河進行巡視。考慮到他的健康狀況,朝廷批准了他回京休養的請求。這次回京不僅沒有影響他在朝中的地位,反而體現了皇帝對他身體狀況的關懷以及對他多年來貢獻的尊重。
嘉慶帝對慶桂的器重始終如一。即使在慶桂因病無法隨行的情況下,皇帝也沒有削減他的職位,而是給予了他更多的關懷和支援。嘉慶十七年(1812年),為了表彰慶桂多年來的忠誠服務和卓越貢獻,皇帝決定將他晉升為太保,這是對他個人能力和地位的高度認可。
然而,考慮到慶桂已經年邁,嘉慶帝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允許他退出軍機處。雖然這意味著慶桂將不再直接參與國家最重要的決策過程,但他仍然保留了內大臣的職位,這表明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依舊崇高。
七、晚年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這位歷經乾隆、嘉慶兩朝的老臣最終走完了自己輝煌的一生,享年79歲。去世後,朝廷追贈他“文恪”的諡號,以此表彰其一生為國為民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慶桂一生勤勉盡責,始終保持低調謙遜的態度,在官場上從未有過重大失誤,深受同僚與百姓愛戴。他的故事成為了後世傳頌的佳話,也為無數官員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古代歷史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