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得志
戴衢亨的成長故事,如同一幅精美的畫卷,緩緩鋪陳開來,讓人感受到一個少年英才的成長之路。出生於江西大庾的一個書香門第之中,戴衢亨並沒有因為家族的榮耀而變得驕縱,反而在濃厚的家庭文化氛圍中,從小便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學習熱情。他的父親戴第元、叔叔戴均元以及哥哥戴心亨,皆為朝廷命官,不僅自身學問深厚,更是將教育後代視為己任。每當公務之餘,他們便會聚在一起,或討論經史,或切磋詩詞,這樣的家庭環境無疑對戴衢亨的成長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戴衢亨,自幼便養成了勤奮好學的習慣。家中藏書豐富,加之有父親和叔叔兩位良師益友的指點,使得他在同齡人中顯得格外突出。戴衢亨不僅聰明好學,而且對於書法也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使得他的字跡工整流暢,令人賞心悅目。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學業成績愈發優異,尤其是在科舉考試中,更是屢屢取得佳績。
在十五歲時,戴衢亨首次參加縣試和院試,便以優異的成績脫穎而出,這僅僅是其輝煌仕途的開端。到了十七歲那年,他順利地獲得了秀才的身份,緊接著,他參加了鄉試,並以高分中舉,這一系列的勝利證明了戴衢亨不僅是家族的驕傲,也是當時社會公認的青年才俊。
正當人們還在為這位年輕才子的成就讚歎不已之際,戴衢亨又一次創造了奇蹟。乾隆四十二年(1777),正值乾隆皇帝南巡至天津,戴衢亨得到機會面聖,並奉詔應試。在眾多才子面前,他憑藉著淵博的知識和敏捷的思維,贏得了乾隆帝的高度讚賞。結果,他不僅在此次特招考試中名列前茅,還被授予了內閣中書的職位,正式踏入了國家的權力核心圈。緊接著,乾隆四十三年(1778),他又被任命為軍機章京
二、狀元天定
戴衢亨奪得狀元的故事,充滿了戲劇性和命運的轉折。公元1778年,這一年對於科舉制度來說非比尋常,因為所有負責此次科舉考試的主考官、同考官以及讀卷官,全都是前科狀元,這在科舉史上極為罕見。其中,兩位同考官黃軒與金榜分別來自徽州的休寧五城和歙縣,這樣的陣容本身就足以讓這次科考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殿試結束後,按照慣例,考官們挑選出前十名的試卷呈送給乾隆皇帝審閱。起初,考官們推薦的是來自北京的邵自昌的試卷作為頭名,儘管乾隆皇帝在閱讀邵自昌的卷子時發現其中略有瑕疵,但並未打算更改原有的排名。正當準備拆開試卷上的密封條,公佈名次時,出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吏部尚書程景伊受命當場拆封試卷以填寫榜單。當他拿起邵自昌的試卷時,卻遇到了困難——卷子似乎異常牢固,無法輕易揭開。這一意外拖延了時間,令在場等待的乾隆皇帝感到焦急。為了儘快確定名單,皇帝下令將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考生依次提前,而邵自昌的試卷則被移到了第三的位置。即便如此,邵自昌的卷子依舊難以拆開,直到第四份試卷被移到第三位之後,邵自昌的卷子才終於被開啟。
乾隆皇帝目睹了這一切,他認為這是天意的安排,於是決定按照最終拆封的順序來確定名次。就這樣,原本由金榜那一房錄取的第二號試卷考生,即23歲的戴衢亨,被欽定為狀元。而邵自昌雖然最終試卷被拆開,但卻只能屈居二甲第一名,獲得了一個“金殿傳臚”的稱號,與狀元失之交臂。
三、慧眼識英
戴衢亨在成為朝廷重臣之後,一直秉持著公正無私的原則選拔人才。他在多次主持湖北、江南、湖南等地的鄉試過程中,始終堅持以才德作為選拔標準,贏得了廣泛的讚譽。而在嘉慶十四年(1809),他更是以協辦大學士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的身份,肩負起了更為重要的使命——主持會試,並擔任殿試閱卷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