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韓三評覺得林子軒有些冒險了。
他承認好夢公司在《一聲嘆息》上再次取得了成功,這幾年沒有失敗的投資,可參與到接近九千萬人民幣的電影專案,還是不太穩妥。
和國際合作固然是好事,但不能把自己給坑進去,那就得不償失了。
韓三評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不過這種冒險還是算了。
他過來只是交交朋友,非常放鬆,在酒桌上閒聊些和電影相關的話題。
美國奧斯卡頒獎在即,《泰坦尼克號》能否獲獎成為媒體報道的焦點,也比較的國際化,能和江至強聊得起來。
否則大家談論內地電影圈的事情,江至強不瞭解,參與不進來,就有冷落客人的嫌疑。
在酒桌上如何掌控話題,活躍氣氛是一門學問,不能太過冷場。
亞洲金融危機同樣是一個好話題,香江股市受到衝擊,大家在內地感受不深,不過在香江,股市牽動著每一個人,就連賣菜的阿婆都懂得炒股。
除此之外,還聊到其他影響力較大的話題。
有件事與韓三評和張訊都有關係,可以說關係到國內的每一位電影從業人員。
那就是華影公司的改組。
總局有意對華影公司改組,把京城和電影相關的七家單位合併到一起,組成華影集團。
這件事還要從引進好萊塢大片開始說起,自從九四年引進了好萊塢大片,對國內的電影產業形成了衝擊,怎麼和好萊塢電影公司相抗衡,在業界爭議不斷。
由此分成兩派,一派主張借鑑好萊塢模式,建立國產電影的工業化體系。
一派表示反對,主張電影首先是一種藝術,工業化是流水線作業,會破壞電影的藝術性。
電影首先是藝術,還是首先是工業產品,這就是工業論和藝術論之爭。
以鄭洞添為首的電影理論家認為電影首先是一種工業產品,想要發展國內的電影產業,就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業化體系。
經過兩三年理論上的探討和研究,總局採取了電影工業論的說法。
第一步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建立起工業體系,也就是華影公司的改組。
在以前的計劃經濟時代,影片的創作、生產、發行都是各管各的,沒有內在聯絡。
改組後的華影集團包括華國電影公司,京城電影製片廠,京城兒童電影製片廠,華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華國電影器材公司,京城電影洗印錄影技術廠等七家單位。
華影集團將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重組和改革,成為華國最大的電影製作和發行機構。
從電影的創作到生產,從發行到院線上映,都掌控在華影集團手裡。
它還壟斷了好萊塢大片的發行,民營影視公司想要拍電影都要和它合作。
和華國電視臺一樣,華影集團在國內的電影行業就是一個巨無霸的存在。
總局想透過華影集團這個巨無霸建立起華國電影的工業化體系,以此和好萊塢相抗衡。
民營影視公司只是華影集團的有益補充。
改組的事情在九七年就有風聲從總局傳出來,為此總局還開了不少次研討會,這可是七家國有單位的整合,過程困難重重。
不說其他的困難,光是人事任命上就會讓組織部門為難。
這七家都是國有企業,正經的正廳級單位,單位的領導在級別上都是正廳,他們在改組後擔任什麼職務,什麼級別,誰正誰副,都要通盤考慮。
那些閒置下來的幾十位廳局級幹部怎麼安置,下面還有一大堆的處長需要考慮。
韓三評作為京城電影製片廠的廠長,正廳級別,不過他清楚進入華影集團後他成不了一把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