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8部分

三方辯論之外,再引入十二人組成的審議團。在三方辯論之後投票決定哪一方獲勝。能坐上審議席的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多數都是各大家族的族長和高階執事,朝中三品上下的大臣,太學和國子監乃至於永安殿的學士、祭酒,各部有十五年以上工作資歷的資深屬吏,東平名士。生意大到對國家經濟有影響的商人代表,有崇高威望的江湖宿老……等等等等。

而由於第一次以這種形式進行辨論之後發性的審議團完全罔顧場面上的勝負和材料真實性的情況。他們迅速透過的補充規定,在開始辯論前,任意一方都可以要求更換審議團成員,以保證審議結果公平有效。

這種……基本上就是陪審團制度翻版的辯論方法,讓辯論逐漸走上了正規。對於每一個辯題,大家都要在時限內最大限度地進行分析和準備,又需要將他們總結提煉出來的材料極為凝練地提出,還要在辯論中設計各種辯論策略……

雖然因為具有了相當的表演性質,或許損害了辯論或者是研討的學術意味,但這種有限時間和究竟裡的大量的觀點、材料的碰撞卻是極為精彩的。審議團的席位固然是諸多覺得自己有資格的人所熱烈申請的,到後來,甚至是旁聽席都是一座難求。

而那些辯題,則更是一個比一個尖銳,有些甚至是有些忤逆的。比如第一個辯題就是“正義性與正當性”,集中討論了當時同樣從統一國家中分裂出來的各個國家,其中自然包括東平,這種話題,平時大家哪怕想一想恐怕都要冷汗淋漓,更不要說光天化日地進行辯論了。而後則是“奢靡”“發展與過度發展”“從統一到分裂”“戰爭與國家發展”“政策一致性與政策一貫性”“奸臣的業績”“收集、組織與羅織證據”……等等。這些話題涉及了一個國家的方方面面,但由於本身就是一些大歷史的命題,並未限定材料的時空,大家都有極朋的發揮餘地。而隨著辯論的進行,當葉韜和談瑋馨不得不越來越深入和熱情的參與其中,辯論不僅僅在探討歷史,更加入了許許多多對於東平各種政策的反思,甚至於是對歷史研究本身的反思。當“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摸著石頭過河”“宏觀調控”“金融、流動性與過度流動”等等說法和理論一個個冒出來,大家都意識到這次的辯論可能對於東平未來產深遠影響。

更有啟發性地則是經過大量的分析整理工作,葉韜談瑋馨一邊弄出的極為紮實資料,這些資料無可辯駁地說明了當包括東平在內的諸國從統一國家分裂出來的時候,那個大一紡的王朝究竟糜爛到了一個什麼程度,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到底低到了一個什麼程度,而貪官汙吏的財富集聚到底集中到了什麼程度……

而讓他們震驚地則是透過一些公開資料的調研。他們發現被認為是帝國最後一個大忠臣的陳珈,在帝國滅亡之後所謂的舉族隱退的真相:陳家雖然有些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但和陳家有各種連帶關係的家族和產業幾乎全部在之後的幾十年上百年裡榮華富貴。雖然王朝的最後那些年月以及王朝破滅之後,很長時間都沒有詳細的文獻和記錄,讓對於陳家的去向的追蹤變得不可能,但透過各地的方誌,以及各地收羅來的地方文人名士對於周圍情況變遷的記述,在帝國破滅之後幾年內忽然崛起的家族仍然有些進入了聶銳的視野……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聳動了,當訊息傳開,不僅僅東平朝野。連北遼、西凌、春南諸國都有所觸動。但證據就擺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