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多的資料。

網站一上線,我們就立刻收取機構投資者每月1000美元的網站准入費。另外,根據各種型別客戶的需要,我們還有其他收費標準。從一開始,我們就努力吸引點選量和付費客戶。負債漲到了10萬美元,形勢相當艱難,我們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但我們對未來的預期從沒含糊過:是你研究可轉換債券不可不看的網站。

經營到1997年後期的時候,我們的系統幾乎能夠自動運轉了。我的新任務包括宣傳推廣。我又開始狂打電話,炮轟媒體們,這回的目標是那些對可轉換債券略知一二的財經記者們,當然他們不可能像史蒂夫和我懂得這麼多。 。。

第二章把摩根士丹利嚇得要死(3)

我找到一個記者,通常是女記者,毫不誇張地說,我從不失手。記得嗎,我是知道怎麼推銷的,主要就是講出她們最想聽到的話:“你好,黛博拉,我是勞倫斯·麥克唐納,的合夥創辦人。我有些你可能感興趣的資訊。”關鍵詞:網際網路和資訊,在那種形勢下財經記者無法抵抗的兩個詞。

我就開始給記者講這個新專案,別太長,也別太複雜;我只露幾個讓他們眼饞的片語:革命性的、全球資訊網絡、下一個股票狂潮、先進系統、開創性方式。

“黛博拉,我是這個全新遊戲最前沿的操盤手。我能幫你搞清楚這個。比如說新發行的債券,它有4%的年利率。我要幫你全面瞭解這隻債券的每一點重要情報,帶你進入。你這周最要緊的事就是了解這隻債券,你是最棒的,相信我……”

上帝啊,麥克唐納,你這個能說會道的魔術師。

史蒂夫跟我沒放過一家媒體。我們打電話給《華爾街日報》、《巴倫》週刊、《投資者商業日報》的記者們,找了紐約、長島、康涅狄格州報紙的金融編輯,把雜誌、專欄、廣播一網打盡。在起初很短一段時間什麼也沒發生。然後就發生了。

《華爾街日報》的格里姆·朱克曼突然打電話給我,要了解幾小時後就發行的債券的所有訊息。第二天早上我開啟《華爾街日報》,翻到C1版,理財和投資版首頁上顯眼地寫著:“亞馬遜,世界書店。”報道的中心是其新發的可轉換債券,是最大的可轉換債券之一,只允許機構參與並定向行銷給像富達集團和先鋒集團這樣的大基金公司。

我的脊樑骨直打顫。就在這兒,我們不是被提到一次,而是兩次,並且給予了極大的重視:“據提供的資訊……”我們可算到站了。原來一天有一千點選量,現在我們像聖海倫斯火山一樣爆發了……當天下班前我們就有十五萬點選。

有好幾個月媒體都在報告某種網際網路淘金現象。任何人如果不接受這是大勢所趨,就處在被蜂擁的人群踩到的危險之中。我們成了全國最新網際網路機構之一,網站點選率狂飆。現在回首過去,我們當時正處在網際網路繁榮當中:我們成為華爾街最大可轉換債券機構投資者的指路燈。

這是個瘋狂的時代。美國商業界的反應完全改變了。在這朝氣蓬勃,精彩紛呈的氣氛中,我們見到的大型高科技公司的職員不再穿深色條紋西服和打領帶,而是穿球鞋、牛仔褲、T恤衫和牛仔服上班。隨著公司紛紛建立完全基於網路買賣的商業模式,電腦迷們掌管了世界。

突然間,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全世界的富翁,並可能向他們賣東西或跟他們聯絡,這徹底顛覆了廣告業、郵購銷售和客戶關係早已建立的商業成規。網際網路用行話來說就是殺手級應用軟體……電腦程式變得如此有用,人們都衝出去買電腦。

這股新浪潮裡的最大弄潮兒是惠普、戴爾、IBM和向它們供應零部件的公司,比如英特爾、太陽微系統、索尼、思科系統。雅虎、美國線上、網景、ETrade和微軟都賺了大錢。我們所關心的就是居於這一切的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