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是奢侈品,高義歡船隻一到市舶司,貨物就被搶購一空,讓他大賺了一筆,利潤不小於跑一趟天竺。
他這次來大明,除了貿易,主要還是接人。
明朝對田賦改革後,只按著田畝收稅,不徵人丁稅,再加上路引制度的廢棄,人口的流動,使得明朝的戶籍制度不太嚴厲,要鑽空子接點人去南洋,並沒太大的問道。
當然前提是不被發現,不是太大的規模,否則要是拉幾萬人去呂宋,明朝肯定不幹。
在貨物出售完之後,高義歡便吩咐高老三去老家接人,他並沒有留在寧波死等,而是買了點絲綢、書籍、硯臺等物又跑了趟日本。
在日本,他將貨物賣了換成日本的倭刀、摺扇、硝石,並藉著渡邊信次郎的關係,在此又招募了二十多個日本人,然後才返回寧波接人。
這時高老三已經領著一百多人在這裡等候,不過高二哥的媳婦卻帶著孩子改嫁了,聽說是為了躲債,嫁給一個鎮軍百戶,去了北邊,已經找不到蹤跡了。
這個訊息讓高二哥內心難過了一陣,沒想到事業剛起來,媳婦卻跟了別人,孩子也管別人叫爹了。
想到這兒,就讓二哥內心一陣懊悔,心痛的緊。
一時間,他也不想繼續待在大明,找人賣了摺扇和一部分倭刀,留下三百多把倭刀和硝石,然後買了些鐵器和農具,又找了艘去呂宋的船,將人接到船上,便神情失落的返回呂宋。
這一趟航行,總共用了五個月的時間,等高義歡回到呂宋時,已經是共治八年的二月。
此時呂宋的出海熱潮,還沒有停歇,不過高義歡回島之後,卻沒有參與這波熱鬧,而是全身心投入到了,高家堡和三合公司的擴張中。
接來的一百多人,漢子全部被編入三合公司的護衛,女人則幫助處理些雜物,而加上黑藩、日本人和之前招募的護衛,三合公司已經有了一百五十個精壯的漢子。
回到呂宋的高二哥,沒過多久,就從悲傷的情緒中出來,他能跑來呂宋,就說明是一個不會被什麼羈絆拴住的男人。
這一百五十人,包括高二自己,都接受渡邊信次郎,還有趙寶貴的訓練。
到三月時,高二哥覺得已經勉強像那麼一會事兒,邊開始走訪附近幾個堡壘,商量著一件大事。
呂宋國控制的區域,只是在呂宋灣附近,高義歡這一批人,到呂宋的時間比較晚,是明朝爆發短暫的經濟動盪時,逃到呂宋避債的,所以被分到了國都的外圍。
在外圍就意味著時刻面對土人的騷擾,很危險,但同時也存在著機遇。
如果他是在國都附近,那周圍都有別的村落,高家堡便很難擴張,但他在外圍,機會便多了。
在離開高家堡北面不遠處,就有一個四千人的土人部落,同高家堡和附近的趙家堡、陳家堡隔一條溪水對望。附近的漢人村莊,幾乎都受到過他的襲擾。
漢人在呂宋立國後,原來在島上的土人貴族,對此十分不滿。他們覺得應該由他們來建立呂宋國,所以對島上的漢人十分敵勢。
朱以海在呂宋立國後,因為人口和兵力不足,控制呂宋灣,將附近的土人趕走後,並沒有殺進深山密林,四處打土人。
呂宋朝廷原則上是採取防守反擊的策略,並拉攏一些土人部落,對土人進行分化瓦解,在沒有消化呂宋灣的土地之前,很少會主動進攻土人。
三月底,呂宋的天氣,逐漸炎熱。
中午時分,在高家堡以北二十里,龍溪對岸的土人寨子裡,十分安靜,男人們都躺在陰涼處,喝著椰汁,吃著瓜果,百無聊賴抽著煙,到是女人們,頂著烈日,還在外面的田地裡勞作著。
這時,在龍溪南岸,一支商隊趕著幾輛騾車,車上裝著四五口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