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那番話,還有這傢伙還算識相的份上,他真想對這傢伙不客氣!
於是。倒黴的洛陽令馮子房就接過了應付狄仁傑的重任,自個回縣衙動腦筋了。也不知他用了什麼招法,三日後整件案子正式塵埃落定報大理寺的時候,狄仁傑竟是沒有表現出半點異議。很快。狄仁傑地行期漸近,良辰吉日也到了,李賢自是到場主持了那還算隆重的嫁娶之儀。又親自把人送了上路。
直到遠望這一行人消失在視野中,李賢這才放下了一肚子心思——蓉孃的身份是見不得光的,畢竟他老爹如今那一時心血來潮還未過去。至於狄仁傑……他當然可以使個小花招把人留在京城。但是,名臣沒有磨練未必能當上名臣,沒有當過幷州都督府法曹,首先狄仁傑這個神探地功夫就不全面,否則這一回也不會被馮子房三兩下糊弄過去了。
總而言之,日子還長著呢!
盛夏日很快就過去了,初秋剛至的時候,從長安城終於傳來了好訊息。武后平安生產。誕下了一個女嬰!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李賢親眼看見自己地老爹興奮地從御座上蹦了起來——一點沒錯,那確實是蹦,全然沒有皇帝的派頭。而緊接著,正好在旁邊的他就被再次抓了壯丁。
“你……賢兒。快幫朕好好想想,該給你妹妹什麼封號!”李治一手指著李賢。那聲音又急又快,“我和你母后已經有四個兒子,唯一地女兒安定卻早年夭折。如今天可憐見,居然又賜給了我們一個女兒!”
當年武后早夭的那個女兒一直是宮中的忌諱,鮮少有人提起,即使是這位小公主年前剛剛用盛大的儀式追封其為安定公主,諡曰思,鹵簿鼓吹及供葬所須並如親王之制,於德業寺遷於崇敬寺。李賢當然明白武后心中的歉疚,但是,他很難料到,自己的老爹對此居然也會有這麼大的反應。
不過,既然問到了他的頭上,他自然是不會敗了皇帝老子地興致,因此趕緊笑吟吟地道:“如今父皇治下國泰民安,這個封號自然得體現出這一點,不如就是太平兩個字如何?”
“太平……太平公主,不錯!”
因為女兒的誕生,李治的心情原本就不錯。愛屋及烏,他雖然如今有八個兒子兩個女兒,但除了武后所生四子,其他皇子皇女基本上都沒有見到他的機會,所以對這個新降生的女兒自然感到莫大地歡喜。讚賞地衝李賢點了點頭,他很是欣慰地捋了捋下頜的鬍鬚,頗有一種為人父地自豪。
就是因為這區區太平兩個字,李賢又撈到了大筆好處,計有駿馬十匹,白璧一雙,外加新書十部和十個宮女——對於這些尋常賞賜,他已經是收到手發軟,算得上習以為常。駿馬往馬廄一塞,白璧往庫房一送,新書往書架一擺,至於宮女則是直接送給小丫頭和大姊頭去調教,他是什麼事沒有。
敕封的詔令從洛陽送到長安,李賢很快得到了自個
迴文。這一次是阿蘿代筆寫來地信,字裡行間透露出喜悅,顯然,武后對於太平公主這個封號也頗為稱心,與此同時還對他在洛陽這段時間的表現給與了充分肯定,另外還鼓舞他再接再厲,爭取看死了李治,做好一個稱職的耳報神——通體大意就是如此了。
看完了信,李賢懶洋洋地打了個呵欠,卻見阿芊正在拿眼睛瞪他,他便回了一個無所謂的笑臉。這一次,他卻沒有把信遞給阿芊看,而是湊著***直接把信燒了——這上頭頗有些母子的私話,戲謔之意不少,阿籮代筆就算了,若是給別人瞧自然是大沒意思。
阿芊見李賢竟是直接燒了那信,面上不禁微微色變,但旋即便恢復了若無其事的模樣。她微微張口想問些什麼,話要出口的時候卻還是吞了回去。
“信上沒說什麼,都是些閒話,總而言之,母后下個月就要過來了!”
對於老媽的心急,李賢自個也頗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