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自內心的嫉妒,他自己不願承認的嫉妒。
上學的時候,他就一直被李東壓著一頭。
明明李東也沒怎麼認真學習,上課不聽課,下課四處熘達,還整天打架談戀愛。
而他拼了命的學,每天學到半夜,可就是比不過李東。
直到中考之後,他才算是翻了身。
他進了縣一中的奧賽班,而李東只是進了五中。
高中三年,他也一直關注著李東那邊的情況。
雖然大部分的考試,李東的成績都要超過他,但不管怎麼說,身在一中奧賽班,還是讓他保持了幾分優越感。
而最後的高考也證實了他的優越感並非是虛妄,李東高考成績不如他。
李東上的大學,也不如他。
進了大學之後,他就不怎麼關注李東的訊息了。
他只專注於自己的學業。
這個時候的他,幾乎可以說是擺脫了李東帶給他的陰影。
他已經超越李東了,全面超越李東了。
李東再也不是他的競爭對手了。
再去跟李東競爭,甚至都有點勝之不武。
他的對手,是身邊那些同樣優秀的高校學子。
他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學習之餘,他也不忘跟老師同學搞好關係。
因為他越來越認識到一點,哪怕是搞科研,不搞好人際關係也沒用。
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在大學裡,他屢次獲獎,最後報送碩博連讀。
博士畢業之後,又進入了科學院,成為了一名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未來的科學家。
那時的他,稱得上是春風得意。
記得那年他表哥結婚,他從京城回來參加表哥的婚禮。
在臺上,舅舅懷著激動的心情,向一眾賓客們說,感謝王淳同志,不遠千里,從京城科學院趕回來,參加我兒的婚禮。
那一刻,他成為了全場的焦點。
彷彿站在了人生的巔峰,享受眾人的膜拜。
雖然說,事後村裡都拿這件事當笑話來談論,說他那個舅舅太炫耀了。
但是在他看來,那就是村民們在羨慕,在嫉妒。
那個時候,李東就已經開始掙錢了。
老家這邊,還有同學們之間,都在傳述著李東掙了多少少錢。
又說李東怔了幾千萬的,又說李東掙了幾個億的。
但這些都不足以澆滅王淳心中的優越感。
掙再多錢有什麼用?
跟他這位科學院的高材生,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
那時他就感覺,好像是在俯視著一群小螞蟻,那群小螞蟻簇擁著一隻健壯點的螞蟻,紛紛恭維說:你真強壯。
再強壯,在他王淳眼中,也只是一隻小螞蟻罷了。
那個時候,王淳的優越感,真的是達到了巔峰。
巔峰過後,自然就開始消退了。
科學院的生活,遠沒有他想象的那般美好。
每天就是枯燥的課題、實驗。
課題久攻不下,或者是實驗出了點差錯,還要面對導師、主管的喝斥。
工資待遇也談不上多好。
在京城這種地方,連中等都算不上。
他家還是農村的,家裡也談不上富裕。
京城這邊的房價高的嚇人,一套房子動輒上千萬。
哪怕是遠郊的小戶型,也得幾百萬一套。
就靠他這點工資,房子根本就是他想都不敢想的東西。
反觀李東呢?
錢越掙越多,公司越做越大,盛海地產的名頭兒,他在京城都聽說了。
李東更是都登上富豪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