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抵擋,只能任其來去。這人一直不待見史萬歲,經常當面嘲諷他,辱罵他。
史萬歲開始只想低調服完這個刑期,結果受不了此人的再三侮辱,請他給自己一套弓箭,上馬向其表演馳射的功夫。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劉方一看史萬歲的功夫,便歎服不已,從此改變了對史萬歲的態度,還經常與史萬歲一起聯手深入突厥境內達數百里,威震突厥。
後來開皇三年時的那次反擊突厥,史萬歲應徵調入大將軍竇榮定的部下,與沙缽略可汗帳下的頭號悍將阿波可汗在高越原(今天甘肅民勤西北)相遇,當時兩軍相持,實力相當,不敢貿然決戰。
正碰上天又大旱,兩軍都缺水,甚至隋軍最後到了刺馬血而飲的地步,突厥軍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但雙方是麻桿打狼兩頭怕,都不敢主動在敵前撤軍。
在這種情況下,兩邊談判,說是兩軍對陣,多所殺傷,士卒何罪?不如雙方各出一名勇士,靠單挑來決定勝負。
於是阿波可汗派出一名最勇猛的騎將,而隋軍派出的是史萬歲,兩人陣前決鬥,先是互相射箭,再是近身格鬥,最後史萬歲斬其首而還,突厥軍為之氣奪,於是阿波可汗與竇榮定軍前盟誓,引軍遠遁,不再犯邊。
此戰中史萬歲一舉成名,其卓絕的箭術與高超的武藝不僅在隋軍,甚至在突厥人中間也成為了傳奇,只要一提到那個敦煌小兵,即使是最勇猛的突厥勇士也會為之色變。
後來史萬歲因此戰的軍功拜上儀同、領車騎將軍。在隋朝滅陳之役中,史萬歲也參加作戰,在楊素手下積功加上開府,他的官位又漸漸增高,聲望又著稱於時了。
王華強初次在和其他同僚們喝酒吹牛時聽到史萬歲的事蹟,當時心下感慨,此人也算是幾起幾落,從大將到小兵,再從小兵到大將,只要有真才實學,還是讓他等到了出頭之日,想到這裡,多日來懷才不遇的鬱悶也就一掃而空。
第一百七十四章 重瞳猛將
王華強又看了一眼另一位虎背熊腰的大將來護兒,這一位的經歷更是隻能用傳奇二字來形容了。
來護兒的祖籍是南陽新野(三國時劉備呆過的地方,靠近諸葛亮的隆中),祖上最有名的是十八世祖,東漢中郎將來?,到了他曾祖父一輩時,在南朝陳慶之的北伐時遷居南方,到了廣陵定居(南梁時南朝還有淮南之地,廣陵也是其領土),而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南朝官員。
來護兒三歲時父母雙亡,成了孤兒,是由他的伯母吳氏養大,他的伯父在候景之亂時被同鄉人陶武子殺死,當時這陶武子宗族勢力龐大,宗族有數百家,橫行鄉里,連官府也不敢管束他,吳氏眼見報仇無望,也只能流淚向年幼的來護兒痛說家史,發洩自己的喪夫之痛。
也許是受了世代為將的家族武將基因影響,來護兒從小就涉獵經史,但從不為尋章摘句,而只是讀兵書戰策,曾經棄書長嘆道:“大丈夫應該為國滅賊,以取功名,從事刀筆吏的工作能有啥出版!”讓周圍的同學與夥伴們驚異不已。
等到來護兒年長時,正好碰到陶武子家辦婚事,來護兒找了幾個同伴,在婚禮上直接殺了陶武子和他的幾個兒子,在場的賓客們全都被他嚇得目瞪口呆,竟然忘記了反抗,來護兒用陶武子的人頭祭奠了世父後,連夜逃走。
一直到一年多以後的大象元年(579年),北周戰神韋孝寬率軍奪取陳國的淮南地區後,隱姓埋名一年多的來護兒才回到故里。
從此來護兒就加入了北周的軍隊,在賀若弼手下聽令,跟上次王華強一樣,帶領鄉兵,混了一個帳下大都督的官職,也多次渡江從事偵察和放火破火的工作,累功當上了儀同將軍。
上次徵南陳之戰,來護兒跟著賀若弼所部一起行動,第一個攻下現在的這個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