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馬來相互培育。
從這一年開始,田疇在呂布的指示下,開始了優中選優的培育,最後得到的馬匹兼具了河曲馬和蒙古馬的大部分優點,體質粗糙結實,體格較高,平均體高五丈左右,抗寒,持久力和適應力強,能持久耐勞,挽力強,因為是在太行山區培育的,便叫做太行馬,這種馬的較大缺陷就是衝擊速度較慢,要等阿拉伯馬的到來方才能將這個缺陷給改良掉。
呂布也實現了對老朋友赤兔馬的許諾,接連給它找了好幾匹外形結實漂亮的白馬,讓它享受,當然那些白馬算是千里挑一的好馬,經過赤兔馬這個種馬的良好基因的影響,生下的小馬駒雖然不如它們老子赤兔馬那麼神駿,亦都是千里馬,呂布便把赤兔馬的那幾個子女送給了呂玲綺和隨後的幾個義子做坐騎。
#c
第186章 賭馬
(最近兩三章種田養馬啥的估計會讓大家覺得無味,提前劇透,下面幾章就是精彩的場面,呂布對顏良文丑)
天子的詔書已經發出去了七天,冀州那二百四十個世家家主只來了一百八十多個,還有六十多個沒來,天子劉辯便耐心等待,說是再等三天。
三天以後,若是那些世家還不來鄴城朝廷拜見天子,還不來參加天子舉辦的宴會,鄴城朝廷便以藐視朝廷、目無皇室、大不敬之罪,把那些世家列入黑名單,郭嘉的軍情局便開始蒐集那些世家的其他罪證。
先密而不發,待證據確鑿,呂布這邊的中央軍準備妥當,便奇襲那些世家鄔堡,把他們按照慄成等五個家族的待遇辦理。
天子之宴還未開席,潁川的司馬徽、胡昭、徐庶、石韜,陳留的蔡邕,以及其他願意前來鄴城的賢才都在路上,呂布便乘這個難得的空檔,繼續跟太僕丞田疇商議如何大興馬政的事宜。
西漢開國時,一直受到北部匈奴的威脅,從漢高祖到漢武帝一直都在大興馬政。
漢高祖時,丞相蕭何作漢律九章,創加廄律,制定了有關養馬的法律。漢文帝即位後,曾因養馬費糧,一度限制馬匹的發展,晁錯發現後,馬上建議“令民有車騎馬者,復卒三人”,鼓勵民間養馬。漢文帝接受他的建議,下令用免役的辦法促使民間養馬,史稱“馬復令”,民間養馬之風再興。漢景帝在秦邊郡牧馬苑的基礎上,“益造苑馬以廣用”,在邊地六郡設定了三十六個馬場,養了三十多萬匹戰馬。有這麼多戰馬,漢武帝才能大起騎兵,以騎兵破騎兵,在名將衛青、霍去病的統帥下,大破匈奴騎兵。
怎奈到了東漢末年,朝廷**,馬政荒廢,那些為朝廷養馬的邊地六郡多不在朝廷治下,呂布想要重整漢武帝昔日的雄風,就必須要重新撿起馬政,大興馬政。
呂布大興馬政,其實並不只是拿漢武帝做標杆,他還有一個更高的標杆,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在邊地多置監牧,屬太僕管理,監牧馬五千以上為上監,三千為中監,以下為下監,置牧監使,對各監牧每年還要進行考課。自唐貞觀至麟德四十年間,所養官馬達七十餘萬匹,置八坊四十八監,佔田地一千多頃,所以李唐初期才能夠將不可一世的突厥打得落花流水。
呂布大興馬政發展騎兵的動機,一是加快戰爭程序,早日統一大漢,進而一統歐亞大陸,最起碼是亞洲陸地部分,二就是要對抗和擊潰近些年騎在漢民族脖子上拉屎的那些遊牧民族。
呂布跟典農中郎將韓浩、太僕丞田疇兩人經過一番商議,決定把冀州境內所有不便於開墾或開墾後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方全部種上牧草,圈起來做牧場。
很顯然,這樣圈起來的牧場都是小牧場,每個牧場的佔地面積都不超過一千畝,放養的馬匹都在五百到二千頭之間。但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除非呂布把河北統一了,有足夠強大的兵力,才能在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