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以西安而言,名列《二十四史》的人物,截至清末,就有一千多人。這一千多人中,帝王人數約佔百分之五,絕大部分屬經邦濟世之臣,能征善戰之將,俠肝義膽之士,其餘的則是農學家、天文學家、醫學家、史學家、訓詁學家、文學家、畫家、書法家、音樂歌舞藝術家,三教九流,門類齊全。西安城南的韋曲和杜曲,實際上是以韋、杜兩姓起名的,歷史上韋、杜兩大戶出的宰相就四十人,加上名列三公九卿的大員,數以百計,故有“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之說。
騎著青牛的老子是來過西安的,在西安之西的周至架樓觀星,築臺講經,但孔子是“ 西行不到秦”的。孔子為什麼不肯來秦呢,是他畏懼著西北的高寒,還是仇恨著秦的“ 狼虎”?孔子始終不來陝西,漢唐之後的陝西王氣便逐漸衰微了。民間的傳說裡,武則天在冬日的興慶宮裡命令牡丹開花,牡丹不開,逐出了西安,牡丹從此落戶於洛陽,而城中的大雁塔和曲江池歷來被認為是印章和印泥盒的,大雁塔雖有傾斜但還存在,曲江池則就乾涸了。到了二十世紀,中國的天下完全成了南方人的世事,如果說老西安就從這個時候說起,能提上串的真的就沒有幾個人物了。
一九○○年,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逃難西安,這便是西安臨時又做了一回國都吧。這一次做國都,並沒有給西安增添榮耀,卻深深蒙受了屈辱,更讓西安人痛心的是庚子之亂的結果將西安人趙舒翹處死。
趙舒翹的家是居住在城西南的甜水井街上,我曾在雙仁府街居住了數年,因雙仁府距甜水井極近,偶然就認識了趙氏的後人併成為熟客,常去他家吃酒喝茶。那是個大雜院,擁擠了十多戶居民,但在那以磚牆和油毛氈分隔出的七拐八彎往裡走,隨處是摟粗的屋柱,菱花雕窗,牆頭的磚飾,想見著往昔是多麼豪華。我坐在惟一產權歸他的那間偏房小屋,光線陰暗,地面潮溼,撐起那精緻的揭窗,隱約地看到幾件老紅木椅櫃,強烈地感受到了一種幽怨之氣,疑心落在窗前一棵紫藤上的小鳥是趙舒翹的託變。趙舒翹是當時西安人做的最大的官,由刑部尚書到軍機大臣,甜水井街幾乎就是趙家府。慈禧西逃,就是趙舒翹護駕到他的老家的。清室代表與八國聯軍談判時,聯軍提出必須嚴懲義和團的幕後支援人剛毅和趙舒翹,而剛毅在西來途中病死,趙舒翹自然被洋人盯住不放。慈禧是欣賞趙的,曾親筆為趙題寫“ 鏡清光遠”掛屏一幅,所以不想殺之,先是革職留用,後改為“ 斬監候”(死緩),但洋人一再威逼,慈禧才擬改斬趙取得聯軍諒解。訊息傳出,西安各界人士便群起為趙舒翹請命,數萬人在鐘樓下游行示威,慈禧遂改“ 賜自盡”,讓他得個全屍。趙舒翹時年五十四歲,體質強壯,加之內心總在想慈禧能有赦免的懿旨追來,因而服鴉片不死,又服毒藥數種不死,折騰了幾個時辰,最後是被捆在木板上以黃裱噴燒酒一層一層糊面憋死。趙舒翹一死,家府中的男人就作鳥獸散了,僅存下一大群婦道人家靠往日積存度日。婦人多陰氣重,家境一敗再敗,屋舍典賣從一條街到半條街,由半條街到三處院落,直至解放後,趙家的正宗後人,也即我的那位熟人只能棲身於一間小屋了。據說趙舒翹臨死前遺訓子孫“ 再勿做官”,此話準確與否,沒有深究,但事實是趙家的後人皆以技藝生活,再無一人在仕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