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歷史根源,15世紀,人們普遍認為新的油畫藝術是魔鬼的發明,所以經營油畫的人是以撒旦奴隸的身份工作的。
劇作家克里斯托弗·馬洛認為自己的戲劇作品《浮士德博士的悲慘故事》(1604年出版)是基於一個15世紀在烏騰堡出生的魔法師以及占星師喬安·浮士德的故事寫成的。但是馬洛所熟悉的關於浮士德的傳說來源於一本書,書中將浮士德描述成一個臭名昭著的魔法師和黑暗文化的掌管者。這本書於1587年在緬茵河畔的法蘭克福出版,只比馬洛寫作這部戲劇早兩年。
不管真正的浮士德起源於哪裡,關於浮士德傳說的主題很早以前就已出現,它源自浮士德與魔鬼簽訂協議這一事件。在有關這個傳說年代最為久遠的版本中記載到,為了增加24年壽命(不同版本中的年數有所變化),浮士德同意把自己的靈魂交給魔鬼;而魔鬼堅持要將協議記錄在檔案上,並且要浮士德用自己的鮮血簽名,由其保管契約。故事的大部分內容講述浮士德像流浪漢一樣的冒險經歷,其中用一些粗鄙和帶有*色彩的語言,描述魔鬼為一個男人提供放縱的享樂。最後,浮士德意識到世界上的一切享樂都不值得用靈魂以及來世在地獄生活這樣的未來結局來交換,於是故事由一個輕鬆的享樂冒險故事向悲劇轉換。
把浮士德傳說發揮到極致的是歌德,這位天才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將一個毫無生氣的枯燥傳說改造成為具有高深造詣的生動的文學作品。在歌德的著作中,魔鬼在誘惑浮士德之前得到了上帝的允許去毀滅浮士德,這個說法是遵從中世紀的鬼神文化歷史,認為魔鬼只能在上帝允許的情況下才能做邪惡的事情,因為只有上帝才擁有最高權力,統管一切。歌德接著向我們展現了浮士德的內心世界,那裡充滿了絕望與清醒——這也正是當代人精神的最佳寫照。浮士德正處在受誘惑的邊緣,而且已經準備好開始一段新的不同的人生經歷,就像現代人一樣。浮士德的精神狀態給了魔鬼梅菲斯特誘惑他的一個絕好機會,梅菲斯特堅持兩者之間的契約要用浮士德的鮮血來簽署。這種用人血簽訂契約的儀式也是古老鬼神文化中的一部分。
浮士德自以為在自我放縱的過程中一定能找到最美麗、最誘人的地方,所以他要求梅菲斯特在這一時刻將時間停住,就此停留下來,當然最後他也受到了詛咒。《浮士德》包含的哲學思想發人深省,人類悲劇或多或少都是由他們經歷的真實世界以及時間歷程所造成的。
神秘學家魯道夫·斯坦納認為歌德的《浮士德》中有一部分內容是在一位16世紀的神秘學家帕拉賽爾蘇斯的研究所得基礎上加以創作的。帕拉賽爾蘇斯1493年出生於現在的瑞士艾因西德倫附近的埃特澤爾,在取得醫師行醫資格後開始遊歷歐洲各地,留下了許多的傳說以及歷史資料。他對天文學、鍊金術都有過研究,在最早關於薔薇十字會的文獻公開發表之前,就已經為薔薇十字會開始工作了。由於身邊總是圍繞著很多天才式的人物,帕拉塞爾蘇斯常常受到那些同儕的刁難和*,儘管從他的文集和作品中可以得知他是當時最偉大的神秘學者,但常被人誤解,這也是斯坦納認為歌德之所以研究浮士德傳說的根據之一。
班貝格和烏茲堡的“獵巫運動”(1)
對權力的慾望以及物質的貪婪,引發了歐洲歷史上最瘋狂的“獵巫運動”。15世紀末至17世紀,歐洲各地都是火光沖天,宗教裁判所和世俗的司法機關大力逮捕巫師,然後透過*而荒謬的審判形式,將人輕易定罪,並加以懲罰。
*班貝格巫師 *魔法及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