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是老伊夫的子孫,他一頭的黃毛顯示出他的血統確實來自俄羅斯族。但是,他已經不知道他的曾祖父是從哪個地方進入當時的滿清國的了,李峰嘲笑他過:如果他的曾祖父真的是從西伯利亞來的,恐怕就沒有王波這個人了。這言外之意,一百多年前的西伯利亞是根本不可能有人行走。但是王波這個人很倔,有俄羅斯人的那種從來都不認輸的精神,每當李峰這樣說的時候,他就要挺著脖子說:你知道個屁呀,我的祖爺爺就是從西伯利亞來的,白山黑水擋不住他們探險的腳步!
沒有人願意與他爭論。那時的我們都是初中生,王波是轉學過來的,李峰也是我們初中部其他班插班進來的,是我們這個重點班的外來生。所以,他倆混的最好。
王波的父親給我們普及的當年他們祖輩的那次冒險,也不全面。
後來的大致的情況是這樣的,老伊夫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這個在俄羅斯有著夢的國度的大清國探險。因為對中國一無所知,他們僅僅從一張模糊的地圖上劃了一條線,決定從敦煌到伊犁河谷,走這樣一條將近三千公里的探險道路。但是他們是否走過了西伯利亞,那就不得而知了。這些試圖獲得驚世發現的探險家們是從海上到達的,然後在動盪的中國曆經艱險來到了他們計劃中的出發地——西安。為了躲開當時鬧哄哄的革命形勢,他們只能休整一天,抓緊補充了食品和水,買到了十幾峰駱駝,還有十幾匹馬以及其它必要的簡單裝備。這支隊伍刻意避開了那些大城市,就是為了在人煙稀少的地方有所發現,經過一個多月的漫長行程,在一天的黃昏,他們終於抵達了敦煌。
走在破敗的很小的城市之中,到處看到的都是衣不遮體的貧民和打家劫舍的強盜,但是對外國人,強盜們很顯然不敢惹,這是近百年來,列強不斷侵擾大清國的結果,對任何外國人,中國人都退避三舍。所以,外國人在大清國內的處境比中國人還要好。顯然,老伊夫他們看到過老探險家們寫的傳記,對敦煌有著奇妙的描述,所以他們才決定第一個探險地選擇在敦煌。但是,他們的目的是黃金,所以精美的敦煌壁畫對他們都沒有產生任何興趣。
這些遲到的探險家們整整住了一週的時間,幾乎轉遍了方圓幾百裡範圍的荒山和土包,卻毫無收穫。於是,他們只好再次補充了給養,然後一路向西按照當初的設想繼續探險歷程。隨後的行程幾乎都是在戈壁和沙漠中行走,偶爾會進入一些更小的城鎮或者村落,除了繼續補充給養以外,幾乎再也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發現。
就這樣,他們走走停停,在天氣逐漸轉涼的時候,他們才來到了他們當初計劃的最後的目的地——伊犁河谷。但是,依然是一無所獲,加上前期在路途中的一些老農家裡收集到的翡翠、碧玉,或者珍珠、鐲子這些,在他們自己精心標註的地圖上,那些他們曾經以為會有所發現的山川沙漠中,他們卻什麼也沒有得到。
在清澈的伊犁河谷邊,這幾個沮喪的探險家一邊吃著烤肉和餅子,喝著酸澀的馬奶子酒,望著滾滾流去的河水,把收集到的好像有幾百年歷史的東西反覆看著,就再也沒有任何發現了。於是,落魄的探險家們決定踏上回程。因為再往西去的連綿高山和沙漠讓他們望而生畏,並且老伊夫投入的錢也快花完了,馬上吃飯都要成問題。他們無精打采的回到了烏魯木齊,哦,那時叫做迪化城。
唯一有收穫的還是老伊夫,他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愛情,那是一個寄居在城西的白俄貴族人家的女兒。老伊夫此後沒有再回到自己的國家,他在這裡紮了根,繁衍後代。王波就是這個老伊夫後代中的一個。
當然,王波的父親沒有時間給我們再講老伊夫生活在這裡以後的事情。據我後來翻查史料,老伊夫的家族應該是在俄國十月革命中受到了清算,在歷史的長河中灰飛煙滅,家族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