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回 百花山無名寺,天地佳緣(2)

唐玄宗將這塊上古神玉賜予楊玉環以表對她的憐愛,此玉不僅表面潔白無瑕,圓潤非常,而且是一塊暖玉,佩戴在身上,能起到暖人身體的奇效,正合楊貴妃所用。故而,貴妃只放在自己的貼身之處,除玄宗以外再無人見過。在民間也只是傳說此玉的奇異之處,並無人真正知道這塊神玉的來龍去脈,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模樣。

後唐玄宗因專寵楊玉環,且對安祿山、史思明等人的謀反之心失察,導致安史二人窺伺朝綱,發起兵變,這就是綿延八年的“安史之亂”,叛軍大肆劫掠貧民、四處戰亂不止使得民不聊生,在禍結連年之際,唐玄宗決定避禍西南。當行至馬嵬驛之時,發生兵變,士卒們以楊氏兄妹勾連禍亂朝綱、賣官鬻爵而致安史叛亂為由,拒絕再向西行。一些朝廷重臣遂密奏唐玄宗,要使平息士卒之憤,不致護駕的親兵也發生變化,必須賜死楊玉環和楊國忠兄妹二人,才能保得所有人的性命。唐玄宗雖然萬分不捨,但是在性命攸關的關鍵時刻,也只能含淚下旨,賜三尺白綾給楊玉環。楊貴妃在痛心之際,也念大唐江山永固,噙著淚水在三尺白綾下香消玉殞。據說,當楊貴妃美麗的容套入白綾之中時,天色瞬間為之鉅變,大雨在一瞬間即傾盆而下。

楊貴妃在拜別唐玄宗之時,又將這塊寶玉從身上解下留與玄宗,以為念想,然後灑淚而出。

但是,楊貴妃的死,卻也沒有讓唐玄宗躲過讓出皇帝位的劫難,太子李亨不久在靈武承繼了大統,即是後來的唐肅宗,並遙尊已經逃至成都的李隆基為太上皇。自此後,大唐換了皇帝。

李隆基自成都回到長安後,居住在興慶宮,仍稱為太上皇。他每日在深宮之中,對楊貴妃之死耿耿於懷,但是已無任何權利,自此每以此玉暗自神傷。

李隆基從成都回來後,也曾派人前去祭奠楊貴妃,但是內侍返回時卻說,當地的民眾盛傳楊貴妃的墓中似無人,只是一座衣冠冢而已。李隆基更加傷感,幸有曾經服侍過楊貴妃的人,又將貴妃用過的一個香囊獻給了李隆基。自此,李隆基將那塊神玉置於貴妃的香囊之中,每日形影相弔,對楊玉環的思念更甚。

第二年的七月初七之夜,李隆基正手捧著香囊和寶玉神傷落淚。忽然間,寶玉發出了一道七彩霞光,而且其靈動異常,照徹滿屋。李隆基細細看時,霞光中突現一女子,宛然就是當年楊貴妃的服飾打扮。李隆基悲痛的伸手要去拉的時候,卻只見到是背影,變幻莫測。霞光中的女子一直在李隆基的面前輕歌曼舞,卻讓李隆基不能靠近,那一首“霓裳曲”此刻聽來卻是淚水漣漣,不是楊貴妃還能是何人?

李隆基那一整晚,都沉浸在這優美的幻境之中,看著猶如在夢中一樣的楊貴妃為他唱歌、為他舞蹈。直至旭日即將東昇之時,才在她一聲聲“妾身此去之後,一年再來,望陛下多多保重身體!”後,頹然的倒在了地上。

那時,伺候李隆基的仍是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內侍監高力士,還有李隆基的親妹妹玉真公主,以及他舊時的一些宮女和梨園弟子。次日,高力士和玉真公主來到李隆基的寢宮時,看到他跌坐在地上,神情委頓。詢問之下,李隆基遂以昨晚之事相告,眾人皆是大驚。

那塊寶玉正在李隆基的手中,還有點點霞光正在慢慢的消失,霞光明顯的有七彩顏色。自此後,這塊寶玉便被叫做了“七彩神玉”。

為了這一年的等待,李隆基整日裡都鬱鬱寡歡。其後不久,在李輔國等人的暗算之下,高力士以“潛通逆黨”的罪名被流放到巫州、陳玄禮被勒令致仕,而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觀。只留下李隆基煢煢獨處、形影相弔,好不悽慘。

如此寂寞,忘情於楊貴妃的李隆基,身體更加衰弱,在寶應元年四月甲寅日駕崩,這位締造了“開元盛世”的皇帝終於去見他的愛妃了。據說,在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