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官職毫無追求心。例子很多,比如勸她汪芷不要著急進司禮監;又比如方清之被貶謫後,方應物絲毫沒有阻止的舉動,預設自家父親被髮配邊遠,半點營救行動都沒有。
就連方應物本人,對自己當前的官職完全不上心。這樣的人依照他自己的邏輯,又怎麼可能真心推薦自己外祖父上位?
故而汪太監準確把握住了一點,今天就是要與方應物的真實想法唱反調!方應物往東,她就偏要西,讓方應物吃一點小小的教訓。(未完待續……)
PS:求年度作品票!
第六百七十九章 難堪
此時方應物與汪芷下意識的對視一眼,雙方眼神進行了無形的交鋒。兩人畢竟是深深彼此瞭解,頓時都懂了對方的心思。
不過不說,汪太監把握的很準確,方應物今天確實沒有舉薦王恕上位的意思。他之所以此時推出王恕,只是幫著便宜外祖父刷存在感而已。
方應物所著眼的並不是現在,而是為兩年後提前做準備,有機會就把關於王恕的輿論造起來。那麼等到天翻地覆之後,當今天子這個最大的障礙去除,王恕迴歸朝廷就是順理成章了。
汪芷確定了方應物是虛晃一槍,而方應物這邊也能判斷出來,汪芷肯定是故意的,絕不是什麼好心辦壞事。
對此方應物只能長嘆一聲,聖人云,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果不其然!更何況是女子和小人的合體,千萬不要弄假成真,真把王恕搬回來才好。這是兩年後的牌面,不適合眼下打出來。
方應物不急有人急,先前薦舉周洪謨的張善吉站在旁邊,聽到汪直居然打算將王恕當成廷推結果,忍不住發了急,便對汪直道:“汪太監何其急也!
按理應當是廷推出了公論,然後才可奏報天子。如今諸君還在議論,尚未有公論,若就此奏報未免有武斷之嫌!”
方應物立刻跟上,貌似不甘於人後的說:“張大人所言極是!汪太監雖然苟同本官,但本官卻不敢苟同汪太監!道之所在,不可不察也!”
本來還有人犯嘀咕。這汪太監怎麼一來就支援方應物但聽到方應物義正詞嚴的責問汪太監,才把疑問消除了。
假撇清!汪芷又瞥了一眼方應物。不屑的輕哼一聲,然後便繼續冷眼旁觀。沒有別人出來說話。還是方應物和張善吉兩人爭論,一時間成了兩人對臺戲。
經過汪芷一打岔,張善吉便緩了過來,想好了應對措詞,便對方應物道:“王老大人誠然為海內名臣,但久在南方偏於一隅,不熟天下總要,驟然入吏部秉持銓政,只怕會擇人不得其法!”
方應物反駁道:“難道吏部也有非翰林不入的規矩麼?再說治理天下難道只需諸公坐而論道。終究要靠地方官吏,王老大人熟悉地方事務,知道如何選擇賢良官吏,出任天官恰得其所!”
張善吉再次喋喋不休的駁了方應物幾句,但方應物卻懶得和張善吉糾纏了。他突然轉向禮部尚書周洪謨,直接問道:“張前輩推舉周老大人,不知周老大人覺得自己如何?”
周洪謨愕然,但在眾目睽睽之下還能說什麼?只能謙遜道:“老夫何德何能可以為冢宰?”
好,要的就是這句話方應物便對張善吉道:“大宗伯自己都在此親口謙辭。張大人勿復多言了罷?”
仙人闆闆!張善吉被方應物這詭辯小伎倆氣得七竅生煙,誰被這樣問話時不謙遜幾句?
別說周洪謨,就是王恕如果被問到,一樣也會謙遜的推辭!但問題是王恕遠在南京。難道還能飛過去問王恕?
張善吉看出來了,眾人也看出來了,方應物就是個搗亂的。張善吉便毫不客氣的直接指責道:“方大人你今日前來。難道就是故意攪局不成?
眾所周知,王老大人根本不可能入主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