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5部分

力量引導總是一時的,能形成市場慣例才是長久之計。

這種模式就是利用了湖廣墾殖發展迅速的趨勢,米價比蘇州府便宜量足的情況,低成本的用湖廣米來折抵蘇州稅糧。

而且這種模式其實不能增加額定稅糧總數,但卻能減少因為交稅過程太麻煩、或者本地存糧不足而產生的拖欠現象。

減少拖欠,那相對於往年有大量拖欠而言,也就等於增收了。而且這種模式不只影響到蘇州府,甚至還能影響到周邊其他府縣。

相關工作順利,徵收進度也令人滿意,方應物的心情也就大好了起來。他拿著賬本默默計算,去年因為蘇州府水災,額定二百萬石被迫減免七十萬,實際只收了一百三十萬石。

而今年如果自己能保證在蘇州府足額徵收二百萬石,再加上勸捐和清理田地得來的二三十萬石,那今年完成二百三十萬石問題不大。

二百三十萬石比起去年一百三十萬石足足增長了一百萬石,增長率堪稱華麗。就是比不鬧災的往年。實際徵收數目也增加幾十萬石——地方事務裡錢糧最重,這已經是比較亮眼的成績了。

大明稅制極其複雜。每個地方細則都不同,而江南漕糧佔據了京師供應的大頭。也就是說。蘇州府稅糧都是要解運到京城太倉的,方應物頗為自得的想道,這樣總能將戶部的窟窿暫且補一補了罷。

甚至更得寸進尺的想,換了別人來,還真未必能短時間內有這麼高的效率。明年朝廷百官能順利領到俸祿,都是欠了自己人情!

正自得其樂時,聽到稟報說唐廣德來拜訪,方應物便吩咐放了進來,詢問道:“近日在這蘇州府。本官聲名如何?”

唐廣德如實答道:“外面對欽差老爺的看法十分矛盾,有人很是痛恨大人,有人卻極為推崇大人,實在是褒貶不一。”

方應物哈哈大笑,“本官奉命南下,特為錢糧而來,更直白的說,是要從江南聚斂錢糧。這可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原本就做了滿身謗語的打算。如今能譭譽參半倒是意外之喜了!”

唐廣德陪笑幾聲,“方大人心胸豁達,在下佩服得很。”隨後又道:“聽說大宗師即將按臨蘇州府。。。。。。”

大宗師來了就代表著要有各種考試了,非鄉試之年最重要的考試自然就是錄取秀才的院試了。

方應物對唐員外的心思很明白。便道:“大宗師按臨後,考試之前一般鎖於貢院內不與外人相見,本官也要避嫌。但你大可放心。本官早就與商前輩透過書信了,保令郎一個生員功名!”

唐廣德卻道:“方大人誤會了。在下焉敢信不過?只是這次受了別人所託而來。。。。。。”

方應物稍感意外,但也不算奇怪。便問道:“有人求到你?是誰?”唐廣德答道:“是範庵先生”

古人名號就是麻煩,範庵又是誰。。。。。。方應物面無表情的喝茶。唐廣德與方應物打了這麼長時間交道,也算有默契了,連忙又補充道:“是李應禎老先生,前陣子你見過的。”

原來是他,方應物總算知道是誰了,回想起來,對這位老先生印象還算不錯。“本官猜測,他大概是為了他女婿找到你的?”

唐員外點頭道:“他那女婿祝允明是蘇州府有名的才子,去年接連喪父喪祖,情實可憐,只有李老先生這個長輩了。

故而李老先生一心為自家女婿籌劃前程,後年的南直隸鄉試還是由商提學來主考,祝允明要赴南京趕考。。。。。。聽說在下於大人面前能說上幾句話,所以李老先生又來請託在下。”

方應物忍不住又問道:“那祝允明也不過二十幾歲,至於如此著急麼?”

唐廣德解釋道:“祝允明與楊循吉為友,當年大人你都見過的。今年春闈,楊循吉已經高中二甲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