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行動、前進、後退的作戰號令。那麼,使用這樣的部隊對敵作戰時。他們在看到指揮旗幟的不同揮動而應變自如,聽見鳴金擊鼓地不同聲響而進退得當。這樣,就能戰無不勝。
戰國時期,魏國的名將吳起在其《吳子》一書中說道:“夫人常死其所不能,敗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為先。
一人學戰。教成十人;十人學戰,教成百人;百人學戰,教成千人;千人學戰,教成萬人;萬人學戰,教成三軍。“
戰法訓練要教會部隊運用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飢;陣法與戰術訓練要教會部隊懂得怎樣由圓陣變方陣,由跪姿變立姿,由前進變停止,由向左轉向右。由向前轉向後,由分散變收攏,由集結變疏開。各種戰法、陣法和戰術變化都進行認真訓練之後,才可以給部隊配發兵器。
訓練由各部的副將負責,他們嚴格按照溫子君的佈置進行訓練。
軍人的三個準則。第一,服從;第二,服從;第三,還是服從。
溫子君要所有將士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服從。每個將士都應把服從當作第一準則。
不聽從命令者,初次鞭笞四十。再犯杖打八十。三犯者,殺。
這是溫子君上任後的第一條軍規。開始實行時。新兵老兵都有人觸犯此軍規,但在溫子君斬殺了三人後,再無人敢犯。
溫子君還給全軍新增一條軍規:每天晚上睡覺前,均須讀《論語》半個時辰。
全軍的將士,大部分來自平民百姓,並且大部分都是目不識丁之流。當然,會讀書的那些書生,亦不可能被招進來。他們認為,作為戰士,只要勇敢,一往無前地殺敵便可以了,他們根本不需要識字。
這條軍規剛頒佈時,許多將士都不理解。就連副將們都有點不知所以。許多人都認為,他們本來是舞刀弄槍的勇士,如今卻要吟誦之呼者也,其戰力必定減退。但是,在溫子君把副將武陵鞭笞一頓後,再無人敢不遵從這一軍規。
讓眾將側目的是,自從讀了《論語》後,兵士們的紀律性更強了,戰力不單沒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
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蘊含了多少治國安邦,為人處事的道理。其中許多關於自身修養的道理,如裡面談到如何做一個君子,說只要做到仁者無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三條便是一個君子。
同樣是打打殺殺,但讀了《論語》後,將士們的心靈受到一次淨化,他們面對敵人時,會更加冷靜,勇敢,堅強。
後來,溫子君又加上一本《孫子兵法》。當然,他並不是說要把所有將士都培養成一個孫臏。只不過,像《孫子兵法》這樣的兵書,至少讀一讀是無妨的。更何況,有些人根本就讀不懂。但古語有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了總比不讀要好,很多事情,我們做了總比不做要好。
黃河幫裡來的一百名精通水戰的幫眾,亦分派到各個部隊,配合副將們一起訓練兵士。
溫子君的二萬親衛軍,全部都分到各部去訓練。他自己可沒有人負責訓練。
方燈河還向溫子君建議,給全軍的戰船都塗上一層膠。這種膠,乃是由海里的鯊魚的皮提煉出來的膠原料,配以山上的幾種木膠,合煉出來的。戰船塗上一層這種膠後,其行駛速度可以提高原來的三至五成。
溫子君聽了,立即採納了方燈河的建議。並且交給方燈河負責實施。
在龍泉鑄造的十萬斬馬刀,五萬長槍,二萬鐵盾,已經陸續運來。
唯有弓箭沒有運來,說明君臨風已經有了鑄造諸葛弩的可能。
斬馬刀,長槍及鐵盾一到,便已派發到每個將士手中。而安軍原來的兵器亦已全數上繳,再返回到龍泉重鑄。
至於弓箭手,則還是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