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主維持一支強大的軍隊。此外,我晉國每年也要派至少兩個師的部隊在此地防守;萬一遇到大規模戰爭,要至少派遣一個軍前來救援。這片土地一年兩熟肥沃的能攥出油來……如果元帥如此政策傾斜的話,能在此地擔當領主,倒不是什麼苦差事。
中行吳嘿嘿一笑,反問張趯:“你動心了?”
張趯搖頭回答:“我動心不動心無關緊要,這裡面對楚國,必須要一位大貴族才能守得住這片飛地,而且這位大貴族還必須智勇兼備,才能在楚國的狂攻下存活下來。我自認:張氏實力並不雄厚,而且我的才能也不足以一邊治理本地,一邊整軍備武應付楚人日夜不斷騷擾。楚國人隨隨便便就能組織起兩三個軍的兵力,想想他們龐大的軍隊我就頭皮發麻。
更重要的是,這地方的領主還要在國內有雄厚的人脈,才能在危急時刻召喚到援軍。否則,如果國內救援稍遲,即使這片土地再肥沃,對領主來說就是一個火坑。而這也正是元帥想要三荀之一駐守本地的原因。”
中行吳聽了張趯的話,仰臉朝天思索一下。張趯的話。雖然反覆在說這擔子沉重,但同時也在表明,能擔當起這副責任的人,在晉國郢都屬於人才級別的。張趯的講話無形中抬高了留守人員的形象。
中行吳沉吟著,自言自語:“從蔡國採集來的石塊大約能在一個月後運到,據說蔡國已經發現了石灰礦,齊策已經開始燒窯,如果有了足夠的石塊與石灰供應,我大概能在邊境地區整修一串城堡……這裡冊封的小貴族,如果有足夠的徵稅額度,我大概能有足夠的經費,讓屬下的小武士都把自己家修建成堅固的城堡,然後……”
“光是城堡不夠,應該修建“碉樓”,無數的、向森林般茂密的碉樓。”趙武突然插話。
中行吳啊了一聲,他眼珠無神地轉動,依舊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隨口問了一句:“元帥那裡比賽完了?誰勝了?“碉樓”是什麼東西?”
碉樓是什麼?想當年成吉思汗的大軍被譽為“上帝之鞭”、“兩條腿的人形蝗蟲”,他們所向無敵,把一個又一個文明毀滅,把一個又一個民族滅種,他們吃光了一切能吃的食物,才想著向下一個目標前進,所以,他們走過的地方,身後留下一片荒漠,而且是文明上與地理上的雙重荒漠。但他們的百萬大軍,唯獨在青藏高原前碰了壁,就是因為藏地人為了抵禦蒙古蝗蟲的入侵,在邊境地區把碉樓修建的比森林還茂密。
“碉樓是一種建築,這是一種民居,它的形狀像一截煙囪,圓圓的,直上直下,最高的有三層,或者五層。這碉樓或者還附帶一個院子,但院落不會大,因為太大了,防守不過來。一般來說,碉樓形似塔式煙囪,底層是用來做牲口棚,二層以上才開始住人,小院則蓄養家畜,或者儲存柴草。人住在二樓這麼高的半空中,可以隔絕潮氣。另外,碉樓屋頂則是一個個敞開的天井,平常可以用來晾衣服,或者曬乾菜。如果到了戰事,天井部分則是弓箭手守衛的哨所。”
中行吳砸了砸嘴:“這似乎是改良版的烽火臺,你說他像煙囪,是不是也可以在屋頂天台點燃烽火?”少頃,張趯插嘴:“確實像改良版的烽火臺,只不過烽火臺是壘土而成,你全部改成石樑;烽火臺是實心的土墩,如果現在全改成用石頭堆砌而成,那麼,臺子底下的空間,確實可以利用。”
趙武笑嘻嘻地回答:“點燃烽火倒是其次的功能,如果這種碉樓都用厚重的石樑建造而成,底下的牆壁無法搗毀的話,那麼天井頂上只要一名弓手守衛,對方至少要付出三兩人的死亡才能摧毀這個碉樓?如果大家住的都是這種碉樓,那麼這片碉樓群就令人望而生畏。如果敵人一座座碉樓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