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慢講來,朕願聽聽你的高見,”嘉慶帝說道。“臣以為,出兵打仗最講究的就是那‘天時、地利、人和’,從這三方面來說,我大清朝都不宜出兵打仗。第一,現在時值農曆七月份,正乃天氣炎熱之時,而安南國更是酷暑之地,如我軍勞師遠征,這兵士首先不能克服的就是酷熱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可能相當一部分士兵,不會死於敵人的刀槍之下,而要倒斃於中暑;第二,要出兵征討安南,遇到的又一個問題就是安南複雜的地形,特別是與我大清接壤之處,山高嶺峻,坡陡溝深,林密草深,荊棘叢生,敵人易於隱藏,而我軍處於明處,易受敵人襲擊;第三,如若我出兵征討安南,雖屬義師,但是到了安南境內,也會引起安南民眾的反感,同時,安南還會對其民眾進行蠱惑和煽動,我大清義軍必會遭到安南民眾的襲擊。基於此,臣以為萬萬不可出兵打仗,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請我皇聖斷。”

“不,這是一種懦弱的、懼敵的言論,”一位大臣怒氣衝衝地從佇列中站了出來,還未等嘉慶帝開口問他有何高見,他就急不可待地說道:“我大清建立一百多年來,兵多將廣,威加八方,德惠四鄰,外夷來朝,如今我皇屢出仁慈之念,而安南國不識大體,屢屢逞狂,理應徵討。首先,海盜的不斷騷擾,已引起我沿海居民的極大憤怒,民心可用,師出有名,名也正,言亦順;其次,安南國的阮氏政權並不鞏固,其國家可謂是國破民窮,民不卿生,財政困難,軍隊戰鬥力虛弱,毫無抵抗力;第三,我大清地域遼闊,物產豐富,我大清的軍隊這多年也從未停止過戰鬥,士兵經歷過戰事考驗,將領有指揮作戰的經歷。總之,我大清朝出兵安南,必獲全勝,請皇上速下決心!”

“恕我直言,此仗萬萬打不得。”又一位大臣從佇列中站了出來。“為什麼?”嘉慶帝問道。“我皇聖明,臣以為這仗不可打的原因如下: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敵我雙方的情況如何呢?臣以為,第一,我大清出師征討,是勞師遠征,天長日久,人困馬乏,而敵方則以逸待勞;第二,出師征討安南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軍需補給,而我南方地區及安南北部皆為山區,山高嶺崇,坡陡溝深,交通不便,運輸不利,軍需供給相當困難,如解決不了軍需供應,軍隊勢必會出現搶掠民眾的現象,這必將弓愧人民的反抗、不滿;第三,自從陛下即位以來,大清朝的統治受到川、楚一帶白蓮邪教的威脅,我朝費時九年,滅了這股賊眾,但為此我大清花費白銀不下億兩,造成國庫虧空、財政吃緊;第四,這……第四……”

“第四怎麼樣?”嘉慶帝問道。“臣不敢直言。”“朕恕你無罪。”“謝皇上,臣以為這第四,就是我大清朝的軍隊在鎮壓川、楚白蓮邪教的過程中表現不佳,並不是威武之師,而是紀律鬆懈,裝備不良,戰鬥力虛弱,憑這樣的兵力出師遠征,臣以為取勝的把握實在渺茫。”

嘉慶帝聽得這話雖然感到有點不自在,但也確實讓這位大臣說到了實處,只是自己不便說出,想想確是實情。就那烏合之眾的白蓮教徒,起初勢力並不十分強大,按說,大清軍隊一到,他們還不作鳥獸散,然而其勢力卻如燎原之火,最後整整燒了九年。

嘉慶帝理智、審慎且極為剋制地處理了同安南的關係,諭示兩廣總督吉慶道:“海盜夷匪,得受該國王稱號,其出洋行劫,其國王並非不知情,若令會合拏賊,彼絕不肯聽眾,但若出兵徵之,則勞師苦民。且內地民人出洋為匪,尚不能官為禁止,何況外夷。爾等可與安南交涉,並於洋麵嚴以會擒,遇有外洋駛入夷匪,無論何國何官,一體逮拿,當即正法,毋庸解京。”

後安南內亂,皇上諭令絕不干涉其內政。安南雙方俱解海盜至大清,海疆於是平靜。

……

01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嘉慶在京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