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幫桐靈人,早就得了方縣丞的機宜——須知當初來雷谷求助的忠義縣方縣丞,就是桐靈人。
桐靈縣令表示,我們也不敢指望您派人過去鎮守啥的,就是想萬一遇到大事,放出求助焰火,雷谷能儘快派人支援。
這個要求不算太高,更是彰顯出忠義縣的不識抬舉。
李永生表示,鄰里之間守望相助,是該有的美德,你們遇到事情,我們可能會派人去,但並不保證能及時趕到,也不能保證每次都趕到。
世間事本來就是這樣,雷谷對桐靈沒有責任,沒有必須及時救援的理由。
桐靈人也不氣餒,說我們每個月奉上糧米十石,一旦得到救援,還另有心意,你看如何?
這個態度就很端正了,每個月交保護費,動手之後還有辛苦錢和醫藥費。
十石糧食真的不多,可以說少得可憐,但這是一份心意,證明桐靈也不認為,雷谷有必須出兵的天然義務。
趙欣欣還是不想答應,這個距離,已經超出了她對荊王府的通牒,雖然她也覺得流寇可惡,但是……她那個皇兄也很有責任,不能全怪到荊王頭上。
不過李永生勸住了她,說雷谷劃的百里範圍,只是必須保證安全的範圍,屬於禁區,咱們還需要擁有一片緩衝區域,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桐靈就很符合這個要求,他們能及時示警的話,對咱們來說,也算是烽火臺了,而且人家願意交規費,何樂而不為呢?
趙欣欣一想,也是這個道理,於是準了桐靈縣令的請求。
十石糧食很少,夠三十來個青壯一個月吃,不過她也沒有討價還價的興趣——這年頭,誰家的糧食也不多,有個心意就行了。
但是她要求,你桐靈要跟雷谷守望相助,我們也不指望你,在雷谷遇事的時候能來援——你那點戰力,來不來都一樣,但是你得保證,我雷谷的人去桐靈辦事,你一定要配合。
桐靈縣令就問了,你雷谷在自己的地盤上賑濟,來我們這裡能做什麼?
雷谷能做很多事,李永生告訴對方:比如說查詢奸細,又比如說尋仇。
不管怎麼說,雙方協商了一天,這事兒就算定下來了。
桐靈成為了雷谷的合作伙伴,相互之間有了義務和責任,不多時,周遭各縣就都知道了。
在訊息傳播的過程中,桐靈縣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他們將此事散佈得眾所周知,也是希望某些不開眼的人聽聞之後,能收起不該有的念頭。
緊接著,千山、豐倉等四個縣,都跟雷谷達成了共識。
這一下,忠義的段縣令坐蠟了,按說忠義縣城,是唯一涵蓋在雷谷保護範圍之中的,也受到過雷谷的保護,但是偏偏地,他們沒有得到雷谷的承諾。
常縣尉拖著受傷的身子,來到了雷谷,要求雷谷給予同樣的待遇。
但是李永生直接拒絕了,他的理由很充分:我們保護這些縣城,是因為人家有誠意,但是我們沒有看到忠義的誠意。
至於說忠義在雷谷的百里之內?
沒錯,兩家相距還不到五十里,但是我們劃出的百里的範圍,不是毫無保留的保護,而是說——荊王府的人,不能在百里之內生事。
至於流寇作亂,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只要不影響我們賑濟災民即可。
訊息被常縣尉帶回了縣裡,忠義縣一片譁然。
黎庶是很好糊弄的,但也是最難交待的,人心是桿秤,雷谷的人對忠義縣,真的不差,買地給錢,幹活給糧,遇到盜匪了,人家趕過來幫著平定。
現在倒好,外縣的人可以給雷谷發示警焰火,反倒是忠義縣發焰火,雷谷未必認——這到底是發生什麼事了?
尤其是,忠義才被流寇打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