慮到苜蓿作為豆科牧草的生物特性,靠近灌木叢和防護林有利於昆蟲的授粉,但後期仍然需要人工輔助授粉。
一般來說,為了獲得產量高丶品質好的種子,苜蓿的種子基地應設在最好田塊上,而且要求近5-6年內沒有種植過苜蓿。
同時要求地勢平坦,陽光充足,土壤肥沃,雜草少,排水良好,灌溉條件更是必備。
此外,如果後續考慮在這裡繁育其它種子,還要設定不少於200-400米的隔離帶,防止種間及品種間的生物混交。
生物混交分為跨屬雜交丶屬內雜交等等。
比如芸香科的柑橘家族以混亂不堪著稱,幾乎所有的種都是寬皮橘丶柚和香櫞這 3個野生種的後代。
柚和寬皮橘雜交產生了橙,寬皮橘和橙雜交又產生了柑,香櫞和酸橙或柑雜交又產生了各種檸檬,柚和甜橙雜交又產生了葡萄柚
另外,作為主糧之一的小麥也是在幾千年的時間裡兩度跨屬雜交,無視生殖隔離而誕生的。
馬鈴薯與番茄融合得到的薯番茄和番茄薯;
『抗倒伏』的竹稻;
馬和驢的後代:騾子;
最誇張的寬吻海豚更是鯨中『西門慶』,至少與13種其它海豚發生過雜交。
還好沒跨科,保住了哺乳動物作為名門望族的最後體面。
人工條件下的遠緣雜交,如果有利於農業生產,且不會侵擾自然界,自然應當支援。
但由於人力影響造成的本不該發生的基因汙染,還是應該盡力避免的。
這也是種子田設立圍欄和隔離帶的目的。
郭陽在老向的帶領下走進了種子田。
相比鹽礆地改良專案,老向其實對『苜禾1號』的種子田更為重視。
畢竟20萬畝鹽礆地最後能不能改良成功,最終靠的是郭陽所說的超級紫花苜蓿『苜禾1號』!
所以,老向在向郭陽介紹種子田的工作進展時,也格外的詳細。
「苜蓿種子細小,幼苗較弱,早期生長緩慢,為了給『苜禾1號』提供良好的發芽和生長條件,前期的準備工作做得很細。」
「平整好地後,每畝施用了有機肥2 000千克丶尿素8千克丶速效磷8千克丶速效鉀8千克。」
「深耕後又晾曬了幾天,今天才開始上人工清撿石頭雜草丶耙平耙細,灌溉水源也很快就接過來了。」
「最多一個星期,就可以開始鎮壓播種。」
「老闆,播種是你親自過來把控還是……」向天山問道。
他很清楚郭陽對『苜禾1號』到底有多麼的重視。
「到時候我過來看看吧,具體指揮還是得伱來。」
也就是這時,郭陽突然想起20萬畝鹽礆地的苜蓿種子還沒著落。
和制種的種子用量不一樣,普通紫花苜蓿的種子用種量普遍在每畝3斤左右。
而且這還是新改出來的地,每畝用種量至少得有5斤,20萬畝就至少得是100萬斤。
雖然在『苜禾1號』擴繁出來之前,這些苜蓿最後都是用來深翻還田,改良土壤理化性質。
但為了保證出苗率和還田效果,該用的種子肯定不能少。
「老向,鹽礆地的苜蓿種子也該提前準備了,100萬斤可不是個小數目,你有啥渠道沒?」
向天山想了好一會兒,才面帶猶豫的說道:「要不再找找輝煌種業?」
還有推薦票的大佬些,麻煩也支援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