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不僅沒有縮小,而且越來越大,使農村人更加嚮往城市生活。加上身份管理的相對寬鬆,這就使中國農民放棄了幾千年來固守的土地,而大量湧向城市。儘管生活在城市的底層,付出著更多的辛苦,幹著城裡人不願乾的工作,但畢竟過上了比農村更好的生活。這就更為加強了中國農民小富即安的觀念,使許多的農村孩子放棄了學習乃至透過上大學改變生活。這是農村孩子現在上不了大學的一個原因。

上學成本的增加,使農村孩子沒有完成學業的經濟支撐,助學貸款的杯水車薪遠不能解決上學費用。許多孩子因交不起學習費用,不能完成九年制的“義務教育”。更不用說參加高考。勉強上完高中考上大學的孩子,許多也因學費問題而輟學。“決不讓一個大學生因貧困而失學”,這隻能是一句口號。不然,為什麼有家長因孩子考上大學而自殺。這是農村孩子現在上不了大學的又一個原因。

農村教育的落後,使農村孩子得不到和城裡孩子同樣的教育。這在小學就已存在。農村的許多教師連起碼的工資都拿不到,又哪來的精力來教育學生。城鄉的差別,讓農村根本無法擁有優秀的師資。勉強完成中學學業的農村孩子和城裡孩子的學習成績遠不在一個層次上,儘管他們可能付出更多的精力。當然也不乏個別優秀分子,那是極少數。這是農村孩子現在上不了大學的再一個原因。

高校的無序擴招,導致的就業壓力讓大多數大學生和家長無法適應。負鉅債完成學業後找不到工作的農村孩子就承愛了更多的壓力。哪怕是國家助學貸款也得償還,找不上工作或者是低於民工的工資,使他們根本無法還債。近日,呼和浩特兩所高校兩名大學生自殺,這就是社會給予他們的壓力使其無法承載所致。這是農村孩子現在不不大學的重要原因。

在高校由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的今天,在高校毛入學率持續提升的今天,農村孩子就讀大學的比例有多少,我沒有看到這樣的統計。相比擴招前,恐怕不會有太多的增加。長此以往,大學恐怕會變成有錢人的大學、城裡人的大學。

以上,並非對城裡人或農村人的歧視,只是一些感受。儘管流露出的觀念裡還保留著重重的小農意識。

的確,農村出來的孩子,缺少許多方面的知識,儘管許多人透過高考參加了工作甚至已為成功人士。比如普通話說不好,這是所有農村出身的人共同的問題。不管是出生在東北,還是在西部,南方人尤其明顯。與生俱來的成長環境,決定了人的發音。加上後天的矯正不夠,多數人的聲音裡還殘留著鄉音。儘管有許多人拼命學習,有所長進,但仍很難矯正所有的發音,有的矯枉過正,變成了南腔北調。即便有普通話說得非常好的,也是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而這對於生長在城市裡的孩子們來講,尤其是北方城市的孩子們,根本就不是個問題。

再如,農村教師素質偏低也導致了農村教育的落後。在農村流行這樣一句順口溜:“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伯伯教初中,爺爺奶奶教小學。”這些老教師大都為“民轉正”,大半輩子都在基層教書,由於歷史和基層的條件,他們大多原始學歷較低,知識體系比較陳舊。在城市學校裡開設的許多課程,在農村學校是見不到的,抑或是大打折扣的。記得我的小學校裡唯一的樂器是一臺手風琴,一位生長在農村的教師既教語文、數學,也教“英、音、體、美”等課程,有人戲稱為“全能老師”。老師都不知五線譜為何物,教唱的歌曲也是五音不全,學生焉能學好。學校裡唯一的體育設施就是在一棵枯樹上訂了塊廢木頭做成的破欄的籃球架,足球、乒乓球等是在上中學才見到的東西。其他的諸如畫畫之類的課程更從無涉及。當然我不能責怪我的老師和學校以及政府,當地當時的條件就只能是那樣。當然,現在好象也沒有多少改觀。唯一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