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7部分

姓。”華安不假思索的說道。

王三聞言,急道:“大哥,我軍出城所帶糧草僅夠支撐一個月而已,如今,已經過了半個多月了,我軍糧草所剩不多,哪還有餘糧分給百姓啊!”

這個問題,華安自然是很清楚的,在出徵之前,華安經過一番設想,覺得一個月之內可以在關中站穩腳跟,為此,僅動員了十萬後備軍團運輸足夠大軍消耗一個月的糧草,以減少人力的徵發。

此刻,經過半個多月的征戰,晉軍二十餘萬人馬的糧草已經嚴重不足了,若是在分撥一部分給長安城的百姓,大軍的糧草就更不足了。

“就算不分撥糧草給百姓,我軍的軍糧也支撐不了多久,眼下,我軍已經在關中站穩腳跟,接下來的當務之急,便是儘快將南鄭城的糧草運往關中,越多越好。”華安正色說道。

王三點頭道:“大哥說的是,為了在關中站穩腳跟,我軍必須儘快運糧了。”

華安拿出懷中的地圖,開始思考如何快速有效的將南鄭城的大量糧草運往關中,目前,從南鄭通往關**有五條道路,祁山大道最為平坦,最有利於糧草的運輸,但這條路是最遠的一條道路,來回搬運糧草,實在是浪費時間。

其餘幾條小路,雖然距離較近,但道路崎嶇難行,運輸糧草頗為不便,難以在短時間內大量運糧。

若是按照五路同時大量運輸糧草的辦法,則需要再次徵發大批的百姓負責運輸糧草,而這樣一來,將大大損耗梁州的經濟和農業,是華安不願意看到的。

思前想後,華安覺得,必須有一種簡潔高效的運糧方法,以滿足漢中運輸大批軍糧前往關中的需求。

華安拿著手中的地圖,來回的觀看,突然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利用河流走水路運輸物資。

這條河流自然就是緊靠褒斜道的褒水,褒水靠近南鄭城,城中的大量軍糧,可以利用船隻從褒水的下游向上遊逆流運輸。

但有一個問題是,在褒水的下游,河水既寬又深,可以通行大型的船隻,但在上游的位置,河道很窄,水深也很淺,小船都無法通行,也就是說,褒水並不能直接通向關中,而只能通到二百餘里。

但這已經非常不錯了,要知道從南鄭城,沿著褒斜道通往郿城,至少有三四百里的路程,若是利用褒水運輸二百里,剩下的一百餘里,運輸的壓力就小了很多,況且,在郿城以南,還有一條小河,是渭水的支流,可以通船的距離足有五十餘力,只要這兩條河流充分的利用,便可以大大減輕陸路運輸的壓力。

也就是說,從南鄭城將軍糧運往郿城,有近三百里的距離是用水運,而中間需要陸路運輸的距離不足百里,如此一來,除了翻越秦嶺的不足百里需要加強人手之外,兩頭的水運,所需要的人力很少,要知道,水運的效率是陸路運輸無法相比的。

為了進一步增加運輸的效率,華安還打算將水運分成兩段,在從南鄭城發糧的時候,用大船運輸,以提高效率,在進入上游,大船無法通行的區域,改用小船運輸,在小船無法通行的源頭區域,在將軍糧用輜重車運輸。

華安思慮周全之後,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身旁的將領,眾將領在聽了華安的運輸方案後,無不拍案叫絕,認為可行。

在分析了每一個細節的步驟後,華安終於下定決心,利用褒水和褒斜道大量運輸糧草,在郿城設立一個大型軍糧倉庫,以儲存南鄭城方向運來的糧草,同時,在長安城之中,修建更大的糧倉,畢竟,長安才是關中的核心,控制長安,才能更好的掌控關中。

從郿城將軍糧運往長安,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只需沿著渭水一路向東,便可輕鬆的抵達長安,若要運往潼關,那就繼續東進,進入潼關即可。

在關中,幾乎所有的重要城池,都在渭水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