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六十二章 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情況!

莫斯硬度。

是表示礦物硬度的一種標準。

莫氏硬度1代表著物體非常軟,比如滑石,甚至還不如人的面板。

至於25的概念差不多相當於指甲或零下5度的冰塊吧。

這種硬度的礦石,成人在有尖銳工具的情況下,也能將它擊碎。

天然物質中莫氏硬度最高的是鑽石,也就是標準的10。

不過目前地球人工合成的聚合鑽石奈米棒硬度已經超過了10,是本土目前最硬的物質。

至於某位名叫波桑的up嘛00001吧?

某種意義上來說。

在這種熱點更新迭代如此之快的時代中,此君能憑一己之力搞出個比波硬的梗,難度其實還是不低的。

視線迴歸原處。

搞清楚了凹槽的石塊硬度,剩下的問題就很簡單了。

潘關生等人又放入了三臺引導機器人,並且每臺機器人都連線有幾根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組成的繩索。

接著在操作檯的引導下,它們透過冰棺與凹槽的邊界運動到了冰棺的左右兩側。

算上原先就在凹槽內的那臺機器人,剛好左右各兩臺。

這幾臺機器人的任務很簡單:

透過脈衝鑽頭在冰棺底部3厘米處打通四個有一定弧度的孔洞,孔洞靠近冰棺上下兩側,遠離中心。

畢竟根據判斷,冰棺下方可能有某個洞口,

它在有冰棺壓蓋的情況下都有四級風,挪開冰棺後的風力怎麼著都有六級吧?

等孔洞打通後,將有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繩穿過孔洞,然後直接將冰棺拉起。

這種做法比人力入坑要麻煩一點,但對應的則是風險更低——鬼知道那個洞口會不會有什麼有害物質噴出?

機器人毀了也就毀了,人力可沒有容錯率這種說法。

準備就緒後,機器啟動。

嗡嗡嗡——

很快。

四條脈衝鑽頭衝出。

脈衝鑽頭是前幾年剛面世的一種鑽孔裝置,普及度不高。

它專門針對莫氏硬度在35以下的石頭,使用起來有一定的侷限性。

但一個有明顯侷限性的東西能被前端研發,便說明它一定有某些過人之處。

事實上也是如此。

這玩意兒很有意思——工地上那種測量東西的捲尺大家都見過吧?

脈衝鑽孔和捲尺差不多,鑽頭採用的是高強度的彈性金屬,平時就縮在引導機器人的左側收容區。

離開裝置後,外部連結的脈衝電流和氖氣達到記憶性反饋。

最後變粗變硬,突突突的向前捅。

一般一臺直徑五十厘米的引導機器人,右邊是土壤檢測晶片,左邊大部分割槽域都是鑽頭,最多可以掘進長度兩米、直徑6厘米的洞口。

這種機器人的長遠前景主要在於城鎮的災後救援,並且其實很有意義:

脈衝震動能夠儘量的避免二次垮塌,打出的洞口則可以輸送氧氣或者流食。

同樣是災害被困,可能有的人只是缺氧,有的只是缺水,而有的卻可能是重傷危及——而前面兩者雖然說的是“只是”,但一旦缺乏氧氣和水,他們死亡的時間說不定可能比重傷員還早。

這種破障引導機器人針對的便是前者,以此騰置出時間去搶救重傷人員。

目前本土的脈衝鑽頭已經能打通八米長的通道,而機器的直徑不過40厘米高15米寬而已。

當然了。

由於鑽頭在內部是扁平態的原因,鑽頭的硬度相對有限。

所以目前對於高強度材料的鑽進還比較困難,上限就是貝殼那種強度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