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9章 賜白綾

鄭紳檢舉了一大波向他行賄,以及他也給對方行賄的人,其中涉及了不少高官和權貴,還有幾個是王室成員,按照趙桓的要求全部拿下了。 對於鄭紳的判處,御史臺草擬的判決結果是絞刑。 雖然他做了很多檢舉揭發,但是罪行太過嚴重,尤其是還涉及到謀反,就更沒辦法從寬處理,能夠給他一個全屍,那已經是皇帝給了他一個體面。 趙桓改成了賜白綾。 這就不一樣了,如果是判處絞刑,那是要公開行刑的,但是賜白綾便可以讓他私下解決,不必到刑場上去丟人現眼,這也是趙桓給自己這位外名義上的外公最後的體面。 他居然篡奪禁軍的將領來想軟禁自己,這大逆不道如果還予以寬恕,那以後類似案件就不好處理了。 趙桓將摺子交給邵成章說道:“你去一趟大獄,送太師一程。” 邵成章忙躬身答應,拿著三尺白綾,帶著一隊侍衛來到了牢獄,並且準備了一頓豐盛的酒宴。 當酒宴送到太師鄭紳的牢房的時候,鄭紳嚇得整個人都癱在了地上。 不過經過這麼長時間,他對這一天也已經有了預料,最終還是掙扎著從地上爬起來跪倒。 邵成章說道:“陛下口諭,賜太師三尺白綾,請太師歸天。” 鄭紳仰臉長嘆,跪地磕頭:“謝主隆恩!” 他也的確算是換了一個好相對好的結果了,否則謀反那即便是宋朝,也不會這麼體面的死去的,至少都是砍頭,而且還是在萬眾矚目下。 甚至有可能是更為慘烈的腰斬,從腰部用砸刀將腰砸斷,人一時不會死,痛苦哀嚎,甚至要一兩個時辰之後才會死去。 對於更慘烈的手段,當然就是凌遲了,宋朝對於謀反的人處以凌遲,卻不是什麼稀罕事。 比如建炎三年,準備謀反的苗劉兵變的苗傅和劉正彥這兩位大將,領兵誅殺皇帝趙構身邊的宦官清君側,威逼趙構把皇位禪讓給三歲的皇太子,最終叛亂被平定。 這兩個人最終就是被處以凌遲。 所以趙桓要殺掉鄭紳用凌遲,也絕對不會有人認為他殘忍,對於敢謀反的叛臣逆子,不管怎樣的酷刑都不過分。 朱元璋朱棣這些對於謀反之臣,動輒誅九族,屠殺數萬人,那才叫慘烈。 所以明白其中關鍵的,鄭紳已經可以說算得到好死了。 於是鄭紳掙扎著吃斷頭飯,吃他的最後一餐,只是哪裡還能下嚥?嚼了幾口便都吐了,只是把一壺酒全都喝乾了。 起身接過了三尺白綾,隨後對邵成章說道:“請轉告陛下,他是個好皇帝,我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我相信他一定能讓大宋走上輝煌。” 隨後,鄭紳便懸樑自盡了。 邵成章讓隨行的仵作驗屍,確認已死亡,這才通知鄭紳家人前來收屍,回去安葬,隨後回宮稟報了趙桓。 趙桓聽到鄭紳說他是個好皇帝,能引導大眾走向輝煌之後,面無表情,對一旁的李清照說道:“明日《大宋日報》刊登一則訃告,就說太師因病死在獄中!” 如果人犯死亡,那麼這案子也就不會再查下去,鄭紳的家人也就得以保全了,甚至還可以保留太師的身份帶來的各種待遇,這也算對他這位名義上的外公最後的一點照顧。 對於宰相馮澥,趙桓直接提筆御批斬立決。 勾連禁軍首領企圖謀反的黎確則是腰斬。 因為這黎確一直沒有如實供述,用盡了酷刑才開口認罪,認罪態度極為惡劣,所以趙桓對他當然就不會留情了,使用了比較殘忍的死刑腰斬。 對於黎確的表哥和要好的幾個禁軍首領,則處以斬立決,因為這幾個歸案之後,沒有用刑便招供了罪行。 同時這幾個禁軍手下有十幾個跟隨的部將,同樣被御史臺處以斬立決。 首犯當誅這個沒問題,對於隨從要不要全都殺掉,趙桓準備審查一下。 他倒不是一個至善的人,對於從犯也可以恩威並施,寬嚴相濟,才能有一定的導向。 於是趙桓將那十幾冊從犯的卷宗拿過來看了一下,忽然其中有一份卷宗引起了他的注意,卷宗裡有一份是禁軍營指揮使高遠鴻的認罪書和請求。 趙桓看了看,不禁笑了。 朱皇后很好奇,問道:“陛下看到了什麼有意思的東西嗎?” 趙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