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軍費的節省固然是好的,可是國家在緊急用兵之時卻沒有可用之兵,是非常危險的。 而僱傭軍卻也不是那麼好用的。 最關鍵的是,這一系列軍事改革,對軍事貴族的打壓和削弱,激起了軍事貴族的鋌而走險,發動了一系列的政變,使得帝國政局十分動盪。 雖然最後都被鎮壓下去了,但也給帝國政治經濟和軍事帶來了極大的破壞。 如果不是面臨這樣的局面,堂堂的東羅馬帝國的皇帝怎麼會去為了區區八千金幣就要去敲大宋的竹槓呢? 就在約翰二世準備放棄對大宋的敲詐的時候,傳來了新的軍情,讓他改變了主意。 軍情顯示,安條克國南邊的布里迪王朝和耶路撒冷王國居然結盟共同對付贊吉王朝,雙方正在南邊激戰,贊吉王朝的大軍已經突入布里裡王朝,兵臨霍姆斯。 其實贊吉王朝和布里迪王朝都是穆斯林國家,只是相互內鬥。 這贊吉原本是個突厥的奴隸,卻有超強的軍事才能,在屢次戰鬥中靠軍功一路升遷,得到了三個城池的封賞,便以此為基礎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贊吉王朝。 他把主意打在了同是穆斯林的布里迪王朝的頭上,假借為了抵制十字軍,先與布里迪王朝結盟,然後利用對方的疏於防範,突然派兵攻佔了哈馬城,而且還綁架了對方的兒子。 布里為此支付了一大筆錢,才把他的兒子贖回來,雙方就此交惡,爭戰不斷。 在雙方戰爭中贊吉王朝佔了上風,布里迪王朝節節敗退,這一次贊吉王朝更是傾國出兵殺入布里迪王朝,包圍了布里迪王朝北部重鎮霍姆斯。 鎮守霍姆斯的是大馬士革總督烏拉爾,烏拉爾實際上才是布里迪王朝的真正執掌者。 他率軍打退了贊吉王朝的進攻。利用贊吉王朝軍隊暫時退卻的空隙,烏拉爾趕緊跑到了耶路撒冷王國尋求同盟。喜歡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