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之前和王就已經得到了主要的一些稿件和宣傳口徑,然後只需要組織當地的編輯在報紙上公開事實,抨擊大和就可以了。 藤原通濟和完顏宗憲招供的筆錄也被刻板印刷送到了大和刊印在了海外版之上,包括漫畫版。 鳥羽上皇和藤原忠通在大宋皇家海軍將他們釋放,並撤離了和王港之後,便迅速展開了反擊,他們先是查封了所有的《大宋日報》的海外版。 對此和王早有防備,因此所有的編輯以及工作人員和家人,都隨著海軍特戰隊撤離了大和,而大和國的華商,也在這三個月時間之內將生意從大和轉走了。 所以在鳥羽上皇和藤原忠通恢復自由開始反擊的時候,發現他們找不到物件,因為但凡他們能夠動手的物件,全都撤離了大和。 更要命的是這些華商在大和從事的都是一些很重要的行業,他們的撤離使得整個大和陷入一片混亂,很多東西有錢買不到,職業崗位大幅萎縮,而大和的很多人找不到工作,收入直線下降。 鳥羽上皇和藤原忠通查封《大宋日報》海外版,隨後他們創立了《東瀛日報》作為大和的喉舌,開始進行輿論反擊,向大宋潑髒水。 大宋在大和的金行全都都賣給了大和國,但是靖康通寶的發行權卻不在其中。 因為靖康通寶的印製都是來自於皇帝的文思院,所以大和國的這些金行沒有了大宋靖康通寶紙幣的供應,也就難以完成紙幣的發行和回收工作了。 最要命的是之前的這些工作全部是由大宋的專門金融機構的皇家官員掌控的,而這些官員現在全都撤走了,大和接手的這些人根本不懂現代金融,也不知道如何發行貨幣。 當他們得不到大宋的靖康通寶之後,報到了鳥羽上皇和藤園忠通那裡,這兩個人當然也不懂貨幣和紙幣發行規律,更不懂金融,覺得這件事很簡單,大宋能印為什麼大和就不能印呢? 於是鳥羽上皇直接跟藤原忠通商議之後,決定印製大和國自己的紙幣,無需跟大宋索要什麼靖康通寶。 大和國便開始印刷大和自己的紙幣“大和通寶”,而且找畫師專門設計了圖案,使用大和的文字進行印刷。 只可惜他們不懂儲備金原理,也就沒有預留金屬貨幣儲備金,也沒有紙幣發行量兌換關係的意識,使得大和通寶發行之初便出現了通貨膨脹,因為印製的數量比市場需要的紙幣量超出了百倍。 再加上市場上原本就流通的靖康通寶,使得市場的紙幣量遠遠超出了市場的需要,造成紙幣快速貶值,紙幣的購買力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便出現了可怕的下降。 以前能買一袋糧食,三個月後連一顆米都買不到了,因為大量的紙幣充斥著市場。 到了這時,鳥羽上皇和藤原忠通才慌了,他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大宋也是發行紙幣,為什麼到了他們這裡就失控了? 他們趕緊從市場上收集靖康通寶,準備拿去大宋消費,從大宋購買東西。 結果發現大宋早在三個月前就發行了新版本的紙幣,跟之前的靖康通寶完全不同。 由於大和跟大宋之間本來就相距數千裡,海運至少要兩個月時間,那還是很順利的情況下,加上反應時間,等到大和想把在大和流通的靖康通寶拿到大宋來消費的時候,他們才發現大宋早就停止了他們持有的舊幣的流通。 而當時在大和國發行的靖康通寶上面有特定的編號,這些編號早就得到朝廷聖旨,拒絕兌換,因此他們拿著舊的靖康通寶拿去金行兌換,又因為這些貨幣是在大和國發行的,只能在大和使用,不能在大宋使用,因此也不能兌換。 大和官員和商人都哭了,成箱成箱的靖康通寶成了一堆廢紙。 當這些訊息反饋回大和之後,鳥羽上皇和藤原忠通才知道他們被大宋皇帝趙桓的貨幣搜刮颳去了無數的金銀銅錢和財富。 他們原先在大宋扶持下迅速積累的財富,一夜之間化作流水,變成了無用的紙幣。 他們的經濟生活也直線下降,市場流通的物資大幅減少,很多地方退化到了以物易物的地步。 因為市面上沒有可以交換的貨幣,通貨膨脹,使得紙幣大幅貶值之後成了廢紙。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