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差發放的糠菜糰子早就餿了,鹿三娘就是因為一下吃了太多餿掉的糰子肚痛,才憤怒以為傅家人害她,才跟莫婉娘吵起來,因而氣死了莫婉娘。莫婉娘死後,眾人兔死狐悲,但還要收拾好心情,關心活下來的人,於是,看著那些被鹿三娘搶了食物的孩子,傅家人十分自覺地勻出了自己的糰子給那些孩子們。
可誰知道,這卻是那些孩子的催命符。
到第二天,所有人都多多少少開始拉肚子,大人症狀輕些,可那些孩子,卻一個個被折磨地苦不堪言,更要緊的是——因為拉肚子,趕不了路,官差大發雷霆。
沒多久,這些病倒的孩子直接被官差丟棄。
他們的母親、祖母、姐姐們哭泣著,哀求著,然而絲毫不能改變他們的命運,只能看著他們幼小的身軀無力地躺倒在除流放隊伍無人經過的野道邊,等待他們的,是凍餓而死,是無人收屍,是被野狗禿鷲啃食血肉後曝骨荒野。
鹿野不是聖母,卻也不想眼睜睜看著這樣的慘劇在眼前發生,更何況對她來說,這也就是一句話的事兒,不費什麼。
再者,剛剛傅霜知打掉糰子的動作,是不是意味著他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那麼再加上她的提醒,應該能讓傅家人改變做法吧?
不過,原著裡,傅霜知有做過打掉糰子的事嗎?
鹿野撓撓頭,發現自己完全沒印象。
這是很自然的,一來鹿野本就是走馬觀花地看劇情,二來原著中傅霜知曾經的遭遇,大多都是主人公的推理倒敘,缺乏第一視角,自然也就缺乏具體資訊,那麼遺漏這麼一個小細節,簡直再正常不過。
所以鹿野也就想想,很快便不糾結。
而那邊,傅家人聽了“鹿三娘”的話,俱是面面相覷。
如果只是鹿三孃的話,傅家人自然不會相信,甚至會懷疑她說這話是不懷好意,故意想餓著孩子們,好給她自己省口糧。
但是先前傅霜知有了那樣的舉動。
莫婉娘不由看向兒子。
“霜知……”
傅霜知看向已經慢悠悠走到不遠處老樹下的“鹿三娘”。
說完那句話後,她也不管眾人反應,動作甚至可稱得上優哉遊哉,彷彿已經沒什麼煩心事一般地,走到大樹底下就一屁股坐下,一隻腳搭在另一隻上,坐姿相當不雅,十分符合她一貫給人的印象,但是——
從他醒來,用石子砸破她腦袋,再到她醒來——
之後的一切一切,都透著股傅霜知說不清,但卻心知肯定存在的怪異。
這個鹿三娘,似乎有哪裡不一樣了。
傅霜知斂下眼眸,斂去眼底心思,隨即對母親莫婉娘道。
“這糰子的確不能吃了,起碼不能給孩子們吃。”
得了傅霜知這句話,眾人便有了主心骨。
雖然不忍,但眾人還是沒有把自己的糰子分給孩子們吃,連那些糰子沒被鹿三娘搶去的孩子,也被眾人阻止沒有再吃。
好在剛開始上路,眾人身上多多少少還藏著一些東西,有個婦人竟隨身塞了數張大餅,雖然硬邦邦的,但起碼不餿。
那婦人原本還有些不捨。
她夫君雖也算傅家人,卻是旁支庶子,十分不受重視,日子也不大好過,甚至平日裡還要婦人自己洗衣做飯,結果,傅家一倒,她夫君卻也被砍了頭。
婦人是精打細算過日子的人,也比絕大部分養尊處優慣了的傅家人更知民間疾苦,一聽自己和孩子們要被流放,當即也沒準備什麼銀錢(也沒有),而是烙了好些大餅,藏在自己和孩子們身上,果然,等到上路時,那些私藏銀錢的,銀錢都被官差搜去,倒是她藏的這些大餅,雖然也被搜了出來,但官差們哪裡看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