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1部分

文又當眾宣佈採納袁保恆的戰術建議時,僧王爺的幫兇走狗們當然再不敢公開叫嚷反對,只能是忍氣吞聲的老實領命。

事還沒完,針對大沽口的地形特點,官文又採納了熟悉大沽口情況的勝保和陳國瑞建議,決定採取徐徐放棄大沽口的辦法遲滯太平軍的進攻速度,命令守衛大沽口的樂善調整戰術,搶先把肯定會遭到太平軍首先攻的大沽口南岸炮臺火炮掉轉炮口,用來對付準備攻打炮臺的太平軍,只留北岸炮臺對付太平軍水師,並適當以火力掩護南岸陣地。然後先儘量守衛大沽口南岸炮臺,藉助工事火炮消耗太平軍和拖延時間,迫不得已時再放棄南岸陣地,撤到北岸繼續守衛。

除此之外,官文還用上了吳超越訓練水師時的辦法,搶先給大沽口守軍送去了大量的葫蘆和氣囊,讓南岸清軍在必要時可以跳河泅渡逃命,解決大部分清軍士兵不通水性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可以安心作戰。

又輪到太平軍過苦日子了,當楊元清和石達開率領太平軍趕到大沽口南岸時,首先看到的就是大沽口南岸的三座炮臺已經被及腰深的濃稠泥漿所包圍,泥濘地的背後還有三道灌滿水的深壕,深壕的背後則還有石質壘牆。整體防禦不敢說固若金湯,也可以說是堅固得可怕。

太平軍眾將看著大沽口炮臺的堅固防禦大皺眉頭,用不著親自上陣的楊元清卻馬上調兵遣將,毫不客氣的把攻堅重任交給了太平軍韋俊所部。韋俊辯解了幾句說自己的軍隊裡水手多,應該好鋼用在刀口上用來負責搶渡海河,楊元清卻馬上指著大沽口炮臺下的龐大泥漿地,振振有辭的說道:“就是因為你的軍隊裡水手多,所以才把這個任務派給你,看到沒有?那裡全都是水。”

“在泥漿地裡打水戰?”韋俊欲哭無淚,可是又不敢公然違抗軍令,只能是在李世賢和曾立昌等太平軍軍閥幸災樂禍的目光中拱手領命,硬著頭皮接過這個任務。

不得不承認,儘管武器裝備要稍微差些,常年在湖口最前線和吳軍精銳對峙的韋俊軍在避免兵員素質下滑這個問題上,表現得明顯要比其他太平軍強得多。那怕接的是苦差,乾的是髒活累活,韋俊軍的將士還是義無返顧的向大沽口炮發起了衝鋒攻勢,匍匐舉高著武器,頂著清軍的槍林彈雨和密集炮火艱難前進,不畏髒苦死亡的風範一如鼎盛時期的太平軍精銳將士。

可是無用,鼎盛時期的太平軍之所以橫掃清軍,除了太平軍自己爭氣以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久疏戰陣的清軍太過無能。而現在守衛大沽口炮臺的清軍不但有士氣有鬥志,許多人還曾經接受過與英法聯軍交戰的戰火考驗,再加上擁有絕對的地利優勢,太平軍攻堅之舉也就變成了踏上死亡之路。

尤其是那片因為潮水形成的可怕泥濘地,歷史上讓英法聯軍都吃了大苦頭的泥濘地,在這樣的地形上前行,太平軍將士不但得注意槍支防水,還不管付出多少的體力都提升不起速度,甚至就連簡單的側移閃躲都是困難重重,完全就變成了陷入泥漿潭裡的一個個活靶子。

炮臺守軍密集的槍彈打在泥漿中,不斷濺起腥臭泥漿,也不時濺起朵朵血花,舉槍而行的太平軍將士接連中彈倒地,受傷慘叫的聲音此起彼伏。同時已經提前掉轉炮口的清軍火炮也不斷開炮,把一枚一枚沉重炮彈轟入太平軍人群中,不斷砸出沖天泥浪,也不時打中艱難前進的太平軍將士,直接把可憐的太平軍將士砸得筋斷骨折,粉身碎骨。

太平軍海陸火炮當然也在不斷開炮,轟擊大沽口清軍的南岸炮臺,然而作用卻始終不大,因為清軍直隸提督樂善照例親臨主陣地南岸炮臺指揮督戰的緣故,士氣高昂的清軍將士就是死戰不退,那怕太平軍將士已經摸到了壕溝邊緣,正在壕溝上搭建便橋,南岸炮臺上的清軍也絲毫不露敗象,始終都在瘋狂對著太平軍士兵開槍開炮。

大沽口北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