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雅加達)的輪船在上海靠到了岸邊。
上海的窮苦船家們大多住在船上,他們一個個愁眉苦臉,大約是為了這寒冷也為了將近年關,一切都還沒有著落而愁苦。
偶爾,一直在自家破船上辛苦勞作的他們直起腰桿來,看到海外來的洋船。他們一個個緊了緊腰帶,眼神中立即湧動起對未來充滿了期望。
無論這些洋船曾經攜帶過怎樣的痛苦、怎樣的屈辱,但現在它們汽笛裡鳴叫出來的是無窮無盡的希望。
來自歐洲的洋船從這兒運走一船船的綿布、麵粉、礦產這些是戰爭需要的物資,運來一些來自歐洲的工業品。中國袁世凱政府正在向歐洲提供大宗這樣的物資,並按來一些武器與裝備。可惜,現在歐洲戰爭進行的如火如荼,來得都是些輕武器。
這些洋船不但給那些貧苦的,以出賣勞力為內容的船家們帶來了希望。也給所謂的政客、商人們帶來了利益。
來自日本國的輪船則帶來了大批的機器,當然並不是什麼基礎工業的機器,不過都是些巢絲機、紡線機、織布機之類的輕工業產品的機器裝置。當看到這些時候,闊老闆們一個個嘴都咧到耳根。
大批被洋行買走的布匹與糧食最終將被運往歐洲換來英鎊與法郎,而這些錢又從日本換來大宗機器,擴大這些“適銷對路”產品的生產裝置,則進一步擴大出口。
這就是被一些人一直到吹噓到今天的所謂民族工業發展的黃金時段,由於歐洲列強在進行著戰爭,使這些工業強國無一不所自己的工業力量整合起來,投入到總體戰的搏擊當中。歐洲工業品向亞洲輸出減少,造就了這所謂的黃金時段。
在中國從1915年到1922年期間,紗廠的數量及鈔錠數量增加了兩倍,麵粉廠由戰前的四十多家增加到120多家,這些所謂的發展被**贊特贊,大書特書,彷彿這八年真的掙滿了黃金一般。
這種把無知當的沾沾自喜一直保持到1937年,日寇入侵的時候為止。直到這時,在中國如同走馬燈一樣,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政治精英”們才發現,中國所製造的布匹、麵粉最終不過使中國成為人家的侵略目標而已。
面對侵略者,中國甚至沒有能力製造飛機與艦艇。
這隻證明了一點,財富抵禦鋼鐵製造的武器,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上,趁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後八年,幾乎沒有一個“政治精英”想到將投資引入到富國強本的基礎工業。事實上除了爭權奪利之外,這些所謂的“政治精英”又會做些什麼?而中國的政治舞臺之上一直活躍的是這樣的“政治精英”,那麼中國還有希望嗎?
反觀日本,在缺乏歐洲工業強國的工業製成品的競爭之下,完善了自己的工業部門,著重發展的是製造工業,最終他們的飛機、航母被用來侵略中國。而完善他們工業體系的大部資金就來源於當時中國的綿紡織業、麵粉業所謂的黃金髮展時期的機器購買。
換句話說,中國人自己養肥了身邊的狼崽子,而中國當時哪一個提得上名號的所謂“政治領袖”看到這一點,來證明他前瞻性的目光?
只有在日寇飛機臨頭之時,扔下的炸彈,軍艦上射出的炮火臨頭之時,才證明了他們除了是一個心腸殘毒、骯髒的政客之外,還完全是群建設國家的白痴。
換句話說,就算當時軍閥混戰、政局不穩的局面,不可能在全國展開建設,那麼自己地盤裡的建設如何?如果論及這一點,也只有山西軍閥閻錫山的作為,比之其他軍閥、政客的作為要好得多。
(本書17K首發)不笑生A群:35761481;郵箱:qljrjaaa@。
“沒有建設,就依然不是革命!即使打了個革命招牌,依然還是愚昧的革命!”
一位身上穿了件薄薄風雨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