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少部分“二奶”還受過高等教育。對這一現象的研究始終未納入正式的科研課題,因此沒有全國性的調查資料,但可從各地曝光的大、要案中發現,98%以上的貪汙**案件的主角都擁有一位甚至數位“情人”,而且這並不妨礙他們同時用公款嫖娼、獲得異性*等各種性消費。近二十年來中國社會的價值層面被顛覆得最徹底的還是婚姻與戀愛觀。中國女性遭遇到的種種社會壓力使她們沒有安全感,而婦女們選擇自強自立又面臨那麼大的風險,於是她們往往將自己的人生寄望於婚姻,強化了依附男人的心理。這使得女子擇偶過程中出現了極強的實用主義傾向,“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幾乎成為許多婦女的共識。目前深圳還出現了一種另類的男女性關係,即一些男人不願花高昂成本包“二奶”,就在周邊地區的工廠裡找個打工妹,給其配一個手機,在方便時隨時幽會,每次給女方几百元錢。據說這些打工妹也心甘情願,這樣掙來的錢比打工要高得多。婚姻的實用化與性的商品化。與此同時,女性逐漸喪失相對獨立的社會地位之後,她們的受教育程度只不過是性商品資本增值的手段。九十年代媒體上出現的“完美女性”描述是:“在客廳裡象貴婦、在廚房裡象僕婦、在臥室裡象*、在其他男人面前象貞婦。”這樣的女性形象已成了部分城市女性刻意追求的自我塑型。
沿海與西方接觸較早而且往來頻繁,因而受到的衝擊也較早、反應也較敏銳。中國的先賢就有“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說。因而在近現代,每當改革運動的興起或革命的發生,要變革中國傳統的社會制度,必然要變革中國傳統的家庭制度;要衝決傳統的政治倫理觀念,必須沖決傳統的家庭倫理觀念。太平天國的統治區域內,曾對舊的婚姻制度進行改革,並且一度取消家庭,代之以“男館”、“女館”作為生產和生活的基本單位。維新變法的倡導者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亦以日本和西方為參照,以興女學、戒纏足為其改良運動的先聲。康有為著《大同書》則以“毀滅家庭為其關鍵”,提出“破家界、為天民”的設想。其後,無政府主義者師復相繼提出“廢婚姻主義”和“廢家庭主義”。*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從自由、平等、博愛的觀念出發,提出男女平等、女子有參*、教育權和婚姻自由等主張。他在任大總統期間曾下令禁止納妾、蓄婢和女子纏足。以上所述,變革婚姻家庭制度已開始*自覺階段,但它仍然是以男性作為女性的代言人和解放者,並非由婦女自己解放自己。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政治等各個領域的改革和人們價值觀念的變化,從而引起婚姻家庭的一系列變化。從社會變化的背景看有三個因素:一,70年代中期以來,由於推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城市中90%以上的夫妻只生一個孩子,因此,子女作為夫妻關係的紐帶意義大大削弱了;二,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廣大女性廣泛參予經濟生活,人們(包括廣大婦女)的收入水平明顯提高,家務勞動的社會化,使婚姻的經濟功能有所削弱;三,對外開放和文化交流的擴大化,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外來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會以最快的速度和很大的範圍影響著中國人們的價值觀念和婚姻觀念,人們在對待性、情感方面很開放,尤其是對年青人影響最大。四,政治因素對私人生活影響減弱,個人的自主意識提高;情感出軌等原因不再影響個人前途。
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的婚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