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的宜昌還處於冬天的魔法攻擊內。不算特別暖和。
但是隻需要等到4月、5月時,天氣的氣溫就會迅速回暖,到時候就可以開拍了。
遠安縣到青龍村有幾十公里的鄉路,談不上難走,但因為路窄,匯車等因素,許鑫帶著劇組的人到青龍村裡時,已經快中午了。
早就得到了通知的村領導幹部已經等在了村頭。
就在劇組選定的那棵「英雄山楂樹」那邊。
許鑫沒那麼重的思想包袱,和大夥簡單碰個面後,面對村長的吃飯邀請,他擺擺手給拒絕了。
一會兒再吃也不晚。
來到了山楂樹底下,他四周看了看,帶著王雷就往遠方的山坡處走去。
他是爬神木的二郎山長大的孩子,從小就在山上瘋玩,這點山路對他來講和平地沒啥區別。
一群人扛著攝影機就開始找許鑫心目中的鏡頭角度。
青龍村這邊應該是剛下完一場雨,山路還有些溼滑。幾腳下去就全是泥了。
城市裡長大的王雷還有些不適應。
不過好在同樣走山路習慣了的村主任帶著幾個青年跟在旁邊,幫忙扛著攝影機,才不至於讓王雷太過疲憊。
張沫因為已經來過這邊幾次了,所以還算熟悉。
跟在許鑫身邊走著。
而作為副導演,她很直觀地感受到了許鑫的一個相當相當優秀的優點。
統籌。
他是懂排程和節省時間的。
這一路找拍攝那顆山楂樹的角度時,張未發現,他始終在四處張望。
而走了一段路後,忽然就停下了腳步
篁著對講機說道:
「薛哥薛哥。」
薛勇,《山楂樹》的副導演之一。同時也是《立春》的副導演之一。
跟顧常衛同為攝影導演這次被廠裡給派了過來。
「收到收到。」
「能看到我么?」
「能。」
「好,薛哥,看到我手指的方向么?」
「看到了,指著東邊河溝的方向。」
「對,青龍灣穿過村口的那座石橋,看到了么?在那邊,我要一箇中景機位,去找下位置。等我這邊拍完就過去。另外,道具組去那棟老房子那等我。」
「收到明白。
所有來的人沒有一個閒下來的。全部都開始進入了工作狀態。
而這時候基本就能看出來張沫對於副導演工作的生疏了。
不過沒關係。
許鑫慢慢帶她就是了。
「這個房子的光線改造之前,你們得把細節都給拍下來。人家這是老房子了,拆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然後等拍完按照原樣給老鄉恢復。活做得精細點,這是住人的地方。」
「好的,許導。」
「王哥,加一層青光濾鏡我看下不行,青光還不太合適。我要一種蒼白一些的基調。」
「蒼白?」
「對,色彩乍一看是有些失真的。咱們拍攝的時候,給的遠景裡我要看到一些花在這種蒼白的質感裡它那麼一開顯得特別飽滿的那種顏色。這個你們得到花店確認一下,看有什麼是五月、六月開的花,拿圖給我過來記住,不要人工種植的那種規整,就隨便撒下去
種子,那種山花爛漫的感覺
「好的,許導。
「道具,到時候得留意一下,
那個年代搪瓷用得比較多,你們準備這種盆不太行。
「好的,許導。」
「這裡的標語顏色還是太豔,要那種風雨侵蝕的感覺,能做到么?」
「沒問題,到時候用硬絲掃帚刮一遍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