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圖挑起楊國忠對哥舒翰的戒備和猜疑。哥舒翰身邊必有楊國忠耳目,方才修冥陽那番話肯定很快就會傳到楊國忠耳中,除非將他綁了給楊國忠送去,否則很難讓心胸狹隘的楊國忠不對哥舒翰猜疑。一旦將相離心,倒黴的往往都是遠離皇帝的將領。
不過事已至此,任天翔也無可奈何,只能在心中祈禱,但願楊國忠看在潼關安危的份兒上,暫時莫要幹出什麼蠢事。
只可惜任天翔還是低估楊國忠的疑心和愚蠢,當他收到潼關送來的密報,不禁嚇得一陣心驚肉跳。心知哥舒翰若真揮師長安,自己便決無倖免。在前方戰事不利的情況下,皇帝肯定很樂意犧牲別人以保住自己的江山。想到這楊國忠心中一陣發虛,急忙向玄宗上了一本:“臣聞居安思危為兵法第一要旨,而我們卻把兵力全都集中於潼關,再沒有後繼兵源,萬一潼關失守,京城難保。”玄宗急忙問計,楊國忠趁機建議道,“請聖上再調一支精銳為後軍,屯於灞上,萬一潼關失守,也還可以在灞上組織新的防線,為聖上贏得時間。”
玄宗一聽在理,自然准奏。於是出龍騎軍五千,再於長安招募五千新兵,組成一支萬人的後軍,由楊國忠心腹杜乾運統領,屯兵灞上,名為潼關後衛,實則是防止哥舒翰回師長安,拿楊國忠開刀,以退叛軍。
哥舒翰鎮守潼關正面拒敵,自己後方卻有一支不歸自己統屬的“後軍”,主將又是楊國忠的心腹,自然有種前後受敵、如芒在背的感覺。他便以帶太子行兵馬天下大元帥之權的身份,奏請玄宗將這支後軍也歸於自己指揮。玄宗久疏朝政,哪知哥舒翰與楊國忠之間的勾心鬥角,於是准奏,將杜乾運的後軍也歸於哥舒翰統領。
哥舒翰拿到聖旨,知道杜乾運未必會遵旨就範,便以商議軍情為名,將杜乾運騙到潼關,然後宣讀聖旨,奪其兵權。杜乾運不服,率衛隊抵抗,被哥舒翰親手所斬。
訊息傳到長安,楊國忠嚇得面如土色,哥舒翰既然敢殺自己的心腹大將,難保將來不會逼玄宗殺自己,現在除了先下手為強,沒有別的退路。不過現在哥舒翰肩負重任,手握重兵,又深得玄宗信任,沒有充分的理由根本不可能動他。除非是以一種情況,那就是戰敗。想到這楊國忠嘴邊終於泛起了一絲陰陰的冷笑。
第二天早朝,楊國忠便將自己琢磨了一夜的話向玄宗提了出來:“啟奏陛下,想哥舒將軍手握二十多萬雄兵,卻在潼關龜縮不出,任由叛軍蹂躪我東都及潼關以東大片國土,令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甚至被叛軍所屠,哥舒翰是微臣見過最為怯戰懼敵的將領。”
玄宗不解道:“哥舒將軍不是相國舉薦的麼?固守潼關令叛軍自亂,不是我們早已商定的戰略麼?相國為何突然又對哥舒將軍有了意見呢?”
楊國忠從容道:“聖上明鑑,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初我們商定固守潼關,那是因為各地勤王兵馬未到,安祿山叛軍面對的只有潼關守軍。現在朔方節度使郭子儀臨危受命,先後大敗叛軍,尤其是與河東節度使李光弼聯手,兩度大破叛軍精銳史思明部於九門和沙河,並於嘉山會戰中擊潰史思明全軍,截斷安祿山的後路,現如今安祿山被困於洛陽。陝郡一線,若令郭子儀、李光弼由後方攻擊安祿山後方,再有哥舒翰出潼關從正面收復洛陽、陝郡,則叛亂可平也!”
郭子儀自臨危受命出任朔方節度使以來,不僅率朔方軍多次破敵,還向朝廷推薦了自己的同僚李光弼出任河東節度使,二人數度聯手大破叛軍,收復了河北大片了領地,截斷了安祿山大軍與范陽之間的聯絡。現在形勢開始變得對唐軍十分有利,安祿山大軍被困於潼關與洛陽、陝郡一帶,前有潼關天塹,後有郭子儀和李光弼所率精銳,一時進退不得。
玄宗也收到來自郭子儀和李光弼的捷報,已經有些被勝利衝昏頭腦,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