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5章 天下安定,治理國家之策(18)

漢末時期,佃農的上交比例最高者已經達到了六成、甚至是令人髮指的七成!

不只是如此,就連田稅都要佃農來承擔,簡直就是不拿佃農當人來對待。

定下四成的比例之後,佃農就可以擁有足夠的糧食過活,不必再遭受主家的壓迫。

其二,則是將各州、郡、縣、乃至鄉、村的所有田地全都記錄在冊。

新開荒的田地,同樣進行造冊,該收歸國有的收歸國有,該是百姓的歸屬百姓。

同樣,那是世家豪強的田地,也要全部登記造冊。

從今以後,所有的田稅按照田契所有者進行收租,無一例外!

若是發現田地隱瞞不報者,直接查抄沒收,收歸國有。

那些世家豪強家中貪墨的荒田,以及家中之前的田產,都會進行一一造冊。

等到夏收、秋收之時,按照冊子進行收稅。

如此一來,這些世家豪強就要承擔十兌一的田稅,讓他們來一個大出血!真以為我大燕的田地是這麼好得的?

最後,則是宣佈免除徭役,我大燕朝不在擁有徭役。

無論是官府召集百姓做工,又或者是徵兵入伍,每月都要給與一定的錢糧作為薪資。

種種政策實施之下,百姓的日子必然會在短時間內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同樣,我大燕的稅收也會在短時間內提高甚多!”

說完,龐統行了一禮,隨後退到一旁。

再看眾人的臉色,已經變得有些難看了。

尤其是像荀彧、魯肅、張昭等人,他們的臉色更加難看。

沒辦法,這些人都是漢朝有名的大家族,尤其是魯肅,更是富甲一方。

此政策一旦實施,百姓們是歡呼雀躍了,雖然每年固定交付的賦稅好像多了一點,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說白了,一個是表面資料,另一個是實際資料罷了。

表面資料雖然看起來高一些,但是它相對穩定,不會突然變高。

且會根據年景收成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田稅資料。

年景好的時候,是上交3石糧食,年景不好的時候,可能只需要上交兩石、甚至是一旦糧食就足夠。

而且還不用承擔各類苛捐雜稅帶來的龐大壓迫,哪怕遇到災年,百姓也能安然度過,不至於一朝崩盤,全家流亡。

百姓是高興了,可是受害者是誰?那自然是那些家中田產無數的世家豪強。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