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3部分

一神物慾獻於大人。”

南洛水中突然翻起了浪花,有一頭丈餘大小、通體雪白的神龜浮出了水面,爬上岸來口吐人言道:“河伯不知所蹤前曾有言,我背上神書,將獻於能治河泛之人。”

神龜的背上還馱著一塊玉板,若不仔細看還以為是龜甲呢。伯禹起身道:“你是何人,此物又日何來歷?”

那神龜答道:“我非人,生在河伯出世之前,已忘悠悠歲月,曾為河伯之相。背上神書來歷我亦不知,只知當年河伯曾有叮囑。”

神龜早已通靈,但他已忘記在開啟靈智之前究竟度過了多少歲月,曾為河伯之相,相就是輔事之意。它並不知背上神書的來歷,更不知是否乃天成造化之物,但聲音中帶著神念,講了一段上古傳說,是比河伯出世更久遠年代之前的事情,竟與太昊天帝有關。

羲皇太昊未就成天帝、甚至未成仙之前,在人間為各部盟主、開創中華之國,並留青帝世系為中華天子。當初有一日太昊行至大河岸邊,有龍馬出水、獻天地造化之神圖,後世稱河圖。據說河圖含天地萬物之玄理,更通陰陽術數之變化,太昊觀河圖而做八卦。

當初神龜已在水中,只是沒有今日之靈通,據說太昊於水邊悟河圖之時,其玄理神意亦留於玄龜背上,千年造化至今,乃成神書一部。今日神書出世,正應伯禹到來,神書既出於洛水,便稱洛書。

河圖、洛書究竟是什麼,其實是天地造化的傳承指引,蘊含萬物演化之初的陰陽數理之道。觀之所得,乃是其神意,後人又有各種揣摩。

後世有名朱熹者著《周易本義》,開篇有圖兩幅,稱其為河圖、洛書,其中洛書訣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朱熹所刊印的洛書,據稱是華山睡仙希夷先生所繪,後世又稱其為九宮圖。其後再言引洛書者,便多指此幅九宮圖。

伯禹所見的洛書原本,當然不是朱熹刊印的那幅九宮圖,其造化神意既不可能刊印,亦無法以言語描述。朱熹所刊印的九宮圖是洛書又非洛書,實際上它是洛書變化中、常人可以描繪和理解的一幅圖形而已。

比如後世又有風水家,研究所謂的九宮飛星之變,其實體現的是進位制數理的轉換,朱熹刊印的那幅圖只是其中的“元運盤”,而九宮圖形另有各種變化。且不說這些風水家是不是走偏了、甚至是誤會了洛書真義,但洛書之妙由此也可窺見一斑,它並不僅僅是一幅圖形。

(徐公子注:此段內容,可參看拙作《地師》“作品相關”中的《玄空飛星與九進位制數學》。)

伯禹一見到神龜背上的玉甲神書,心神立刻就被之吸引,站在那裡進入了一種似定非定的狀態。別說是伯禹,就連藉助仙家手段遠觀這一幕的虎娃和玄源,也被這洛水神書吸引了,似入定境而悟。

宓妃悄然起身,於伯禹並肩而立,也低首觀看神龜所獻之洛水神書。她雖然早知有此神物在,亦知神物將獻於能治河泛之人,但是不到這一刻,她本人也是看不清楚的,因為玉板上的造化神意今日方現。這也是大機緣,各人能領悟多少就算多少。

伯禹這一“發怔”就是很久,從遠處望過去,就像他與美人在月光下臨水相擁,姿態甚為親密曖昧,不覺已天色微明。

遠方的一道山樑上,有人遙望著伯禹和宓妃的身影,似是很不滿地甕聲甕氣道:“譽滿天下的伯禹大人,來到有窮部一月有餘,治水之事卻半字不提,反倒在這裡夜會佳人。看來傳聞不虛,果是好色之徒!”

旁邊有一後生道:“宗鹽大人,您這是什麼話?伯禹治水事蹟已傳遍天下,其功業萬人敬仰。來到我有窮氏一月有餘卻不言治水,其實是我們這裡已沒太多好治的,二十年來村寨田園已成,無非是打通各部重現興旺而已。大功若此,消受美人之恩又有什麼?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