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裡聯合唐水師把高句麗第一名將,常年對新羅作戰、經常大破新羅軍隊的赫赫有名的老將姜以式給打敗了,姜以式的十萬軍隊損失慘重,本人身死。
金庾信逐漸覺得,和唐人聯合起來對付高句麗或許不是一個很明智的決定,有高句麗在,唐帝國的目光都在高句麗身上,而高句麗一旦被滅掉,那麼唐帝國的眼光會放在何處?那位李世民陛下似乎不是一個安分的皇帝,他的開拓進取之心實在是前所未有,很難說他消滅了高句麗就會覺得滿足。
但是事已至此,如果放任不管,放任高句麗被唐帝國消滅掉,那才真的是蠢貨了,一旦唐帝國佔據了高句麗在大同江以北的土地,那麼就會對新羅產生泰山壓頂的優勢,而且唐帝國可以聯合新羅消滅高句麗,又如何知道唐帝國不會故伎重施,利用百濟對新羅的徹骨仇恨,聯合百濟收拾新羅呢?
當年奪取漢江流域的戰爭裡面,雖說是百濟和新羅聯軍對抗高句麗,但是百濟出了最大的力氣,把幾百年積蓄的國力幾乎消耗一空,可是在把高句麗軍隊趕出了漢江流域之後,卻是沒怎麼出力的新羅人下山摘了桃子,把百濟人拼死奪下來的勝利果實搶走了,百濟人氣不過,和新羅人展開了決戰,可是耗盡國力的百濟人哪裡是躲在後面使陰招的新羅人的對手?
兵馬充足的新羅人沒有耗費太大的力氣就把百濟人打敗了,還把百濟的王給殺了,從此,百濟墮落為了半島最弱的國家,領土最小,兵馬最少,國家最窮,最沒有未來,如果不是臨海可以和中原王朝產生聯絡,估計早就自我滅亡了,可是就算是幾十年以後的現在,幾十年之前的傷口在百濟身上卻看不到多少好轉的跡象。
所謂一蹶不振,就是如此。
這樣被背叛過,百濟又如何會對新羅產生什麼好感呢?對於新羅的徹骨仇恨左右了百濟的國策,使得百濟處處和新羅不對付,從王到平民,從上倒下就沒有喜歡新羅的,總是憋著一口氣想要復仇,但是復仇需要資本,就憑著百濟如今這不足十萬人的常備軍隊,根本不是新羅的對手。
自保還是有些力量,否則新羅也不會放著百濟不吃掉,但是進取絕對不足,幾十年前的消耗和損失直到今天依然存在,百濟根本沒有足夠的軍隊,除非破釜沉舟一戰,但是在看不到希望的前提下,誰會選擇破釜沉舟?
金庾信不是新羅國內第一個對大唐產生疑慮和戒備的人,卻是地位最高的一個人,他很被善德女王所重視,所以本來善德女王對他的話也會很重視,是本來……這一次在出發之前他稍微表達了一下對唐帝國的戒備和疑慮,但是女王卻完全沒有把他的話聽進去,女王所希望的就是金庾信為國爭光,把泉蓋蘇文的腦袋帶回來,僅此而已。
女王被連續兩次主帥致死氣昏了頭腦,復仇之心控制了她,這個時候跟她說戒備大唐是沒有意義的,金庾信不是白痴,所以很明智的沒有繼續這樣的話題,而是決定把高句麗徹底消滅掉之後,再和善德女王討論這樣的問題,那個時候,善德女王應該可以聽進去。(未完待續。。)
八百一十八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接到情報的時候,蘇寧和張士貴以及張亮都覺得有些驚訝,因為他們沒有想到新羅人居然那麼快就取得了勝利,也不會想到一直處於強勢之中的高句麗人會潰敗的那麼快,也不會想到原本以為可以打敗新羅人的泉蓋蘇文也敗退的那麼快,一切都好像是突然之間發生的那樣,沒有任何的預兆。
而得到了完整情報之後,蘇寧覺得自己有必要重新審視一下這個金庾信了,按照情報上所說的,這個傢伙出動了四萬兵馬兵分兩路分別從正面渡江強行進攻高句麗人的防線,而真正的主力則留守後方,一萬人的精銳突擊隊隨著他以新羅國的水師戰船透過海路送往高句麗東段防線的大側後方,強行翻越了一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