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自己不論在商業還是金融的眼界不如張偉,更何況也說不過啊,這貨可是能一個人舌戰群雄的存在,還不止一次用事實證明別人說不過他。
實際上張偉非常理解狄曉陽和眾人的擔憂,確實狄曉陽說的有道理,作為推薦投資乃至幫助別人投資的人,基本上都儘量想穩住,不輕易嘗試風險比較大的投資,比如華爾街的那群投資分析師們,為什麼永遠是馬後炮?是他們真的水平不濟嗎?並非那樣,因為他們要保住自己的名聲,要繼續靠這個行業吃飯,所以他們恨不得推薦百分之一百成功的投資產品來維護自己名聲,而不是百分之八十能賺錢的風險專案。
可自己也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啊!
只是你們和我看的東西不太一樣!
說到底,他們和張偉的眼界相差太多,領先一步是天才,領先兩步在別人眼中就是瘋子了。張偉領先他們的不是一步兩步,而是數百步,所以造成了很多時候,別人都會以為張偉是瘋子,如果不是因為自己是重生者,聽到這些話,恐怕同樣會和他們一個想法。
張偉很清楚地知道,未來的幾乎每一件大事件,清楚地知道怎麼做能夠賺錢,2001年是一個神奇的年代,它是新世紀後的第二年,也是中美關係徹底改善的一年,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張偉自然不想錯過這個精彩斑斕年代所可能讓自己財富暴增的機會,乃至以後的每一個機會,包括今年,他只剩下十七年的領先優勢,等到十七年以後,只能憑藉這些年在商海磨礪出來的本事,真刀真槍和大家公平發展,他必須抓住這樣的機會。911正是一次大好機會,堪比2008年次貸危機,所以從年頭上開始,他便放下了所有其他的事情,全心全意組織去做這件事。
至於狄曉陽等人不敢搏?
很正常,張偉又不指望能夠說服這群人,比如說剛才,他明面上是在和狄曉陽解釋,實際上是在和一言不發的大主顧周青峰說,讓周青峰明白自己有多大的信心,因為最終決定權在周青峰手裡。
狄曉陽等人只是推薦!
錢最終怎麼用是周青峰說了算!
當然也不是絕對的,銀行方面會考慮自己的聲譽等等,如果周青峰硬要和張偉一起做,銀行以為可能會遭受到最大的名譽損失,很有可能不會接這樣的單子,畢竟張偉現在還要依靠五大行和華金資本共同去做這件事,華金資本是很強大,但是不可能放下所有事情去做,否則的話其他還要不要兼顧了?比如說谷歌、比如說諾基亞,還有很多很多參股、控股的中小型公司,這些都需要華金資本自己的人手,而暫時性包括華金明天控股的資金在裡面,張偉手頭上要操控的達到一百多億美刀,再槓桿一下,沒有大量專業金融人士幫忙操盤,壓根忙不過來!
所以狄曉陽等銀行方面的意見還要參考,畢竟自己只是參股,並非控股,不能夠專橫決斷,否則張偉才不會解釋那麼多。
剛才那個理由能說服對方嗎?
很有可能說服不了銀行系統裡的人。
這點張偉十分清楚,不過他不需要說服他們,只需要把自己的態度表達出來,然後劉淑珍會把自己的話帶到上面去,到時候銀行系統裡面頂層人物們,會去收集關於自己剛才所說的每一句話可信度,而南海方面的事情,只要有點能耐的人基本上都可以查到點蛛絲馬跡,更何況,國家那邊已經準備了兩千億美刀的錢,就差自己一聲令下發動,之前張偉和老王他們也說過,他不會親自去操作那兩千億美刀的資金,只會在前方吸引火力,讓全世界的目光匯聚在他身上。
或許那時候有人會嘲笑、數落張偉他又一次瘋了,不過那沒關係,張偉要的正是那種效果,經歷了無數次大風大浪,他早就明白一件事,過程再曲折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一旦結果出來了,所有人都會閉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