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8部分

他可以從高苑軍中挑選精銳裝備,收攏一批戰力不錯的補充進他的麾下,再新設一軍,察高苑軍中可以值得培養,且聽命於魯王的將領進行裝備,逐步控制這支十多萬人的義軍。

張名振隨即轉過身來,問道:“你叫什麼名字,之前居何職?”

“小人曾,是南通主薄。”

“這些衣甲,你組織人手清理出來,可以修復的全都要修復,若是辦的好,便免你從夷之罪,你還是南通主薄,若是不好,本督一併治罪。”

張名振吩咐一句,那人立刻跪地領命,張名振隨即出了倉庫,便對身邊的人道:“去看看受傷的將士!”

一將聞語,正要領路,趙束鄉卻急匆匆的跑來,向張名振說道:“督師,卑職奉命追殺敗軍,路上卻遇見了壽縣來的使者,多鐸已經攻破壽縣,丁將軍率殘兵退向如皋了。”

張名振等人聽了,心頭不禁一震,丁可澤五萬人這麼快就敗了,多鐸來的好快。

張煌言見此,當即說道:“督師,事不宜遲,下官這就啟程前往武昌,請衡陽藩發兵。”

張名振點點頭,鄭重道:“那一切就拜託張監軍了。”

第693章商業的影響

(首先感謝編輯大人的關照,能有幸上人氣連載,其次要感謝書友們的支援,感謝一步步支援到現在的書友,作者第一次寫歷史,能有目前的成績已經很意外了,接下來作者會繼續加油的。)

王彥去歲年底舉家遷到到武昌,並將行轅設在這九省通衢之地,因而一番大興土木必然少不了。

從王彥將訊息傳來武昌後,何騰蛟就命人開使按著王彥的要求建造國學,武學、五忠軍都督府、六部衙門、議政殿、諫臺衙門等等,按著藩國的規制來建造,這等於重新回到了明初削藩前的局面,甚至是回到了漢初的宗藩,成為國中之國。

隨著官府在武昌大肆建設,一些敏銳的商人和世家也察覺到隨著戰線向北推進,版圖日益擴大,廣京已經不在適合作為明朝的中心,衡陽藩將行轅設在武昌,就已經預示著明朝的政治中心將要隨之北移。

這些商人自然要抓住機會,派人前往武昌買地,買宅,建立分號,有魄力的甚至直接將家族遷來武昌。

中國社會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商人想要做大就必須要了解政治,依靠官僚,否則上面一個政策就能讓偌大的商會瞬時崩塌,而身處朝廷中心,無疑更容易獲得各方面的資訊,從而做到趨利避害,獲取利益。

這些商號和世家的來臨,為武昌帶來了新的人口,也帶來了財富和工作機會,無疑使得武昌的建設,更加繁忙。

大規模的建造,必然花費眾多,王彥本不願意多花這些銀錢,但他現在等於是另起爐灶,有些表面的功夫,還是必須要做一做,否則太過寒磣,也沒辦法凝聚人心。

至於銀錢怎麼來?便是原來要上繳給朝廷的賦稅,如今以備戰的名義全部先集中到武昌。

廣東、湖廣等地的稅銀,不再上繳戶部,而是由武昌每年象徵性的支付隆武朝廷三十萬兩白銀了事。

去歲光市舶司的賦稅收入已經超過三百萬兩,隆武朝廷的賦稅收入也達到了八百萬,遠遠超過了弘光時期的五百萬兩。

這是王彥進行商業改革後的成果,而賦稅增長最快的自然是沒怎麼經歷過戰亂的廣東和湖南,若不是這兩塊地方未被破壞,隆武朝廷的賦稅不可能增長這麼快。

現在王彥將這兩地控制起來,隆武朝廷就有些尷尬了,只剩下江西和半個福建,其中鄭成功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江西還沒從戰亂的破壞中緩過勁來,這使得隆武的財政急劇縮水,只剩下不到一百五十萬兩。

龐天壽急著將王彥攆出朝廷,並不惜犧牲一些利益,但當他目的達到時,卻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