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9部分

南巡的計劃,但勸諫的大臣卻死了。

你若是大臣,寒心不心寒?恐怕下次就是明知道皇帝的作為會使得民怨沸騰,也不會在開口勸諫,這就是士大夫階層思想的一個轉變。

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東林一黨。

東林的名聲很差,可要知道東林一黨在結社之初可不是這般模樣,而他們為什麼會從曾經有著鮮明的政治主張,要求“朝廷廉正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反對權貴貪縱枉法。”的政治團體,最後淪為逐利的官僚集團,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為東林在早期的諫言中,被皇帝的行為打的寒了心。

在經歷了神宗朝和天啟朝的鬥爭後,部分士大夫如夢初醒,隨著皇權的不斷集中,天下以不是士人的天下,而是被朱家視為私產,而皇權並不想讓他們對朱家的江山指手畫腳,這種大徹大悟導致東林黨人在兩個方面脫胎換骨。

一是東林黨的性質發生了改變,在此之前,無論是理學門徒,還王門心學的信奉者,都有儒家傳統的治世理想,所以他們在施政的過程中,會有道德約束和士大夫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不管這種儒家世界觀的具體內容如何,這種影響都是非常強有力的。

但在此之後,東林黨從整體上開始演變成一個清醒地追逐自我利益,尤其是世俗財富的官僚集團。

他放棄了原來士大夫階層的理想,摒棄了儒家對他們的約束,在道德凋零之後,世俗利益的追求,已經成為這個集團的唯一衝動。

從東林黨的變化,大多可以看出,明朝士人階層的思想轉變。

皇帝不願意與士人共天下,士人也不想在為朱家出力。

堅持原有理想的退出朝廷,隱居鄉野,繼續留下的成為逐利官僚。

這個時候,整個明朝的官僚系統,不在表達社會上各個階層的意願,變成了僅僅表達官僚利益的利益集團,所以東林能在明知朝廷無錢,北方惡化的情況下,也不願意朝廷爭他們的稅。

當整個朝廷的官僚系統,都失去了治世的理想,皇帝個人在有雄心,也是無用的。

弘光朝之前,當明朝大盤崩塌後,原來的官僚集團豈會在呼朱家的江山,一觸即潰,叛降如雲,也是情理之中。

這是整個階層道德和理想的喪失,而這種禮崩樂壞,道德淪喪之後,帶來的後果和思想混論,絕不是殺幾個人,就能解決的。

信仰的崩塌,想要重新樹立士大夫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這與時下也非常相似。

王彥想做的,就是重振官僚士大夫的精神,而如何重振,那這個天下就不能是朱家一姓的天下。

第742章一個承諾

屋裡一下安靜下來,隆武看著王彥,眼神複雜,而王彥卻是一陣沉默。

他腦中想了好一陣,想著如何才能說服隆武,半響後,才目光直視道:“陛下,臣所求者,自然是驅除韃虜,恢復漢室,天下太平,大漢昂揚向上,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隆武微微皺眉,混濁的眼睛眯起來看著他,冷冷道,“君臣共治?就算卿現在這麼想,可今後還會這麼想嗎?若是部將逼卿取而代之,怎麼辦?”

人一旦身處高位,掌握的權利越大,就得對更多支起你權利的人負責,許多事便身不由己,隆武作為帝王,自然能夠看到這一點。

王彥最後走到哪一步,除了他自身,還取決於他身後一大票人的訴求。

王彥感覺到隆武對他說詞並不滿意,或者說並不相信,他微微沉吟一下,然後正色道:“今後之事,臣不能向陛下保證,但陛下的擔心,也是臣警惕的問題。”

隆武聽他這麼說,沒有一味的強調沒有二心,枯瘦的臉上認真起來,聽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