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爾塔哈爾曾經在金國的兵器工坊內,看見了這種射速快,射程遠的火銃,當時他便非常震驚,想要購買這種火器來裝備科爾沁,但是金國也才剛生產不久,自己都沒有裝備,自然不會給科爾沁,不過豪格先贈送五千杆鳥銃,表示等以後多了,可以賣給他們一些。
吳克善並不知道什麼是自生火銃,不過騎射繞城的計劃失敗卻是事實,現在騎兵繞城等於送死,他只能寒著臉,揮手道:“大軍先紮營寨,打造器械,準備攻城!”
他身後的弼爾塔哈爾聞令,忙揮手道:“退後下營!”
當下四萬五千蒙古大軍,便開始在原野上紮營,無數白色的蒙古包開始出現在瀋陽城外。
蒙古人遠來,並沒有什麼攻城器械,也沒有攻城的火炮,不過蒙古人很快就砍伐樹木,製造了許多登城梯、攻城錘和幾十架投石機出來。
出戰不利,讓吳克善謹慎起來,他對此戰十分重視,目的是為了帶著蒙古諸部在瀋陽搶一波,讓蒙古諸部對他有信心,今後能過好日子。
他這次的主要目的是搶,然後掠奪人口。
當然能佔據遼河平原,自然是好事,如果佔不住,明軍起兵來奪,那他就退回草原,等來年大雪來領,明軍不便行動時,他再來一波,值到明軍不看襲擾,退出遼河平原。
蒙古人的目的主要是掠奪,加上人口少。所以不能死太多人,因而吳克善盡量做到準備完善。
正月十六,上元節剛過,城外蒙古大營內的號角聲,便使得瀋陽上空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謝遷等人來到城頭,注視著蒙古軍在大營內調動,片刻之後,三支大軍便從營地內魚貫而出。
其中兩支大概五千餘眾,往東西兩面城牆而去,另外一支有一萬多人,簇擁著器械,進攻城池北面。
“看蒙古人兵力分佈,應該是東西佯攻,北面主攻。”謝遷分析道:“他們留南面不攻,看來是想讓我們主動放棄瀋陽。”
張家玉點點頭,“吳克善在科爾沁稱汗,他急需要一場勝利來鼓舞人心,穩定蒙古各部,但是他先錯了對手,不該來惹大明,他想奪瀋陽那是痴心妄想。”
“我要是吳克善,肯定先穩住大明,然後再征伐不服的蒙古部落,統一蒙古之後,再與大明抗衡,但是他不從弱小的蒙古部落開始統一之業,卻先來招惹我們大明朝,實在是死催的,愚蠢至極!”謝遷附和一句,然後揮手道:“擊鼓備戰!”
他身後將領一抱拳,不多時,城上明軍戰鼓擂起,四千多明軍,在城上迅速集結,一萬民壯也進入了各自的位置。
這一次明軍準備的並不是很充分,城上沒有重炮,也沒有什麼太多的守城器械,不過火藥和火器到十分充足,但好在蒙古人遠道而來,器械也不多,而且他們也並不太善於攻城。
謝遷覺得只要城內火器不消耗完,那守個把月應該沒什麼問題。
城內的明軍有一營外加四個司的兵力,有佛郎機等老炮七十餘門。
謝遷在南城只放一個司337人把守城門,東西兩面各有五千蒙古兵進攻,則各方一部人馬,有1012人把守,北城是蒙古人主攻的方向,有一萬人從此進攻,所以放一部加一司的兵力,共計1349鎮守,火炮有七成都佈置在北城,剩下兩個司674人,則作為預備隊,隨時支援城頭,另外一萬民壯將協助防守。
此時就在明軍於戰鼓聲中佈置妥當之時,北城外,一萬蒙古大軍已在城外列好了大陣,大戰已然一觸即發了。
第1255章攻城受挫
蒙古大軍展開陣型之後,一萬人如同潮水般滾滾湧來,前排計程車卒拿著盾牌彎刀,扛著登城梯向前衝鋒,後排的弓箭手,擁著攻城錘和拋石機緊隨在後。
蒙古士